連帽子都是談判策略!韓國如何讓川普點頭 把關稅降到15%?

南韓關稅爲15%。(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美東時間7月22日,美國宣佈和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日本銷美商品關稅稅率,從原先的25%降至15%;前述消息,使當時還在和美國磋商,同樣面對25%關稅威脅的韓國壓力倍增,談判團隊必須設法與美方敲定條件不遜於日本的協議。

爲了達成任務,韓國政府和產業界分進合擊,包括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會長鄭義宣,以及韓華集團副董事長金東官等人,都在7月下旬赴美,與當地官方人士接觸,釋出願意長期投資美國的訊息,盼能於對等關稅暫緩期「大限之日」(8月1日)來臨前,促成韓美貿易協議,降低關稅稅率。

韓國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表示,企業在美國擁有至關重要的人脈網絡,可協助從商業角度,與美方溝通貿易談判的重要性。

政府和企業聯手 造船產業計劃是關鍵

事後,韓國在7月30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從25%降至和日本相同的15%,條件是承諾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併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

進一步拆解3500億美元的投資額,其中2000億美元,涉及兩國在半導體和關鍵礦產領域的合作;另外1500億美元,則用於以「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爲名的造船產業計劃。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規模1500億美元的造船產業計劃,是促成美韓貿易協議的關鍵。「事實上,如果沒有造船(計劃),談判可能會陷入僵局。」金容範說。

韓華集團旗下的造船企業韓華海洋,於去年底收購了位於美國賓州的費城造船廠,且之後還可能收購更多造船廠,並與隸屬現代集團的韓國造船海洋工程公司(HD KSOE),以及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重工聯手,成立「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工作團隊,與美方進行合作。

《財訊》雙週刊指出,韓美兩國基於「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計劃,展開的具體合作項目,包括建廠、人才培養、建立造船供應鏈,併爲美國海軍軍艦提供「維護、修理和翻修」(MRO),相當符合美國總統川普重振美國造船業的目標,還可創造不少就業機會,使該計劃被視爲韓美敲定貿易協議的關鍵。

特製帽子及時送達 助磋商順利達陣

韓國談判團隊除了針對「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的計劃做足準備,還訂製了繡上「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字樣的紅色(共和黨代表色)帽子,乍看之下,和川普經常戴在頭上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帽子,極爲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