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勝選/對外2大難題:關稅談判、平衡美中
南韓總統選舉昨天投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得票領先。針對李在明上臺後的路線,學者認爲,處理韓美關稅應是優先要務;李在明會審慎處理對美關係,並平衡對中關係。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蔡增家表示,李在明當選後會馬上執政,沒有任何蜜月期,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縫補從戒嚴以來的內部分裂,處理韓美關稅議題,而最棘手的當屬戒嚴令發佈後的南韓經濟問題。
蔡增家表示,李在明上臺後,共同民主黨完全執政,他有機會推動改革,尤其是透過修憲將總統任期由一任五年不得連任,改爲一任四年且得連任,以迴應南韓社會對於總統權力過大的憂慮。
蔡增家預估,李在明的得票會突破過去自由派的紀錄,關鍵不在民衆支持自由派路線,而是對前總統尹錫悅的反感所致;因此,李在明也將優先推動南韓團結。
至於李在明的外交政策,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表示,對美貿易談判與韓美軍事聯盟是重頭戲;爲確保南韓企業利益與出口,爭取有利關稅談判,維持穩定韓美經貿關係,是李在明首要對外政策目標。
蔡增家表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韓國一直處於無政府狀態,南韓在對美關稅談判上遠落後於日本;預估整體外交處理時序將是先美國後中國,對美則是先經濟後軍事。
楊永明表示,韓美軍事關係也會以穩定爲主,預計會增加分擔軍費;蔡增家指出,李在明應該會尋求在韓美軍事同盟上要有對等地位。
學者鹹認李在明會修正與美中的距離。蔡增家說,李在明會修正尹錫悅一面倒親美的政策,轉向美中平衡,嘗試建立對中對話管道。楊永明表示,李在明會改善對中關係,但會避免大聲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