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團結十講 國安人士:應對中國兩大急迫威脅

賴清德總統。(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啓動「團結國家十講」引發爭議,國安人士今天指出,十講目的主要基於兩個急迫,一是強化內部團結,抵禦中國統戰滲透的急迫;二是強化自我防衛,嚇阻中國武力威脅的急迫。十講的安排,就是立足在以確保臺灣安全穩定的現狀,不因爲中國對臺灣內部的統戰滲透而受到破壞。

國安人士指出,近期中國對臺的統戰滲透的動作中,發現「跨境鎮壓」(Transnational Repression)行爲,其意圖是要透過所謂法律、經濟或者是各種其他的協力行爲,對特定的打擊對象形成恫嚇,甚至是有人身安全的威脅等,讓他放棄某些主張或是讓他改變中國不喜歡的一些意圖。

他說,國安單位參照國際分類,把目前觀察到的一些複合式威脅,列成「跨境鎮壓」這一項獨立出來。他以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父親被指「賺紅錢」爲例,就是這類手法的運作。

此外,國安人士表示,近期中國公安單位公佈20個多數已退役的臺灣資通電軍人員個資,指控他們參與對中國的「駭侵」,事實上,根據調查,這些人並不存在中國所講的「駭侵」事實;中國更重要的目的,則是在做「跨境鎮壓」,恫嚇我方的人員。

國安人士強調,今年全球局勢多變,中國不僅在臺海及區域的各種複合威脅未曾緩和,更加劇對臺灣內部的統戰與滲透攻勢,頻次及規模都大幅度提高。

他說,賴總統希望透過「國家團結十講」的安排,進行有系統的社會溝通,把臺灣內部各種不同的主張,集結在共同守護自由民主現狀不受威脅的公約數上。在作法上,藉由「國家團結十講」訴諸國民,集結最大力量,強化自我防衛,確保穩定現狀。

國安人士指出,這主要基於兩個急迫:

第一,強化內部團結,抵禦中國統戰滲透的急迫:過去一段期間,中國加大對臺灣內部的各種滲透、分化,更讓相關對應的努力有必須加速的急迫。

第二,強化自我防衛,嚇阻中國武力威脅的急迫。總統希望透過與國民的直接溝通,爭取國民的普遍共識,以確保朝野各政黨在新一階段能不分黨派支持對國防的強化。

國安單位近期注意到中國在統戰滲透方面進入新階段,也就是「3個80年」的對臺法律戰、統戰的高峰期即將開始。

國安人士強調,整體而言,賴總統這次的「國家團結十講」安排,就是立足在以確保臺灣安全穩定的現狀,不因爲中國對臺灣內部的統戰滲透而受到破壞。相關談話內容無論提及國家、主權、兩岸,也都循此原則,重申過去以來一貫的主張,強化國人對這些主張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