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實爲“亂臺害臺十講”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題:專家: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實爲“亂臺害臺十講”
新華社記者李寒芳、馬欣然
針對賴清德接連發表所謂“團結十講”的第三、第四講,受訪專家指出,這兩講與前兩講一樣,都是充滿政治算計、煽動“反中抗中”的“臺獨”自白,只會讓臺灣社會更對立、臺海形勢更緊張,因此實爲“亂臺害臺十講”。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說,賴清德在第三講和第四講中,分別以所謂“憲政體制”和“國防”爲主題,拼湊各種“臺獨”分裂歪理邪說。有關“憲政體制”論述通過片面的選擇性敘事,試圖割裂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歷史聯繫,爲“臺獨”披上“法理”外衣,進而推動“去中國化”議程。賴清德一方面繼續大肆渲染“大陸威脅”,另一方面以“大罷免”爲工具打壓異己,企圖將臺灣民衆綁上“臺獨”戰車。有關臺灣當局防務政策的言論,核心意圖在於通過歷史敘事重構、輿論操弄和軍事動員,爲“以武謀獨”披上“合法”外衣,在臺灣社會全面搞“全民皆兵”,企圖將無辜民衆綁上“臺獨”戰車並變成炮灰,其用心極爲險惡。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說,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的整體觀點、論證邏輯依舊是“臺獨”勢力的陳詞濫調,內核是有煽動性、欺騙性的“新兩國論”。爲鞏固民進黨當局岌岌可危的“執政”地位,賴清德不僅不思島內社會的團結和諧,反而加深撕裂對立,實爲“亂臺害臺十講”。
對於賴清德在第三講中再次大肆渲染“大陸威脅”,再將大陸界定爲“境外敵對勢力”,巫永平指出,賴清德真正目的在於禁限兩岸交流往來,爲了謀取政治私利,毫不顧忌島內民生福祉,妄圖推動“兩岸大脫鉤”。
“賴清德大談‘憲政民主’,鼓吹‘公民力量’,渲染‘外在威脅’,本質上是在進行‘假團結、真臺獨’的政治操作。”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韓冰說。
他指出,賴清德打着“法理”幌子切割兩岸歷史聯繫,欺騙島內民衆,夾帶兩岸“互不隸屬”的政治私貨;利用“民主”遮羞布掩蓋政黨惡鬥事實,把民進黨支持者刻意美化成“公民力量”“民主化身”,爲操弄“大罷免”政治鬥爭,清算在野力量、穩固“綠色威權”創造條件;營造“抗中”氛圍,對兩岸同胞走近走親、交流交融進行污名和打壓,蓄意渲染所謂大陸“統戰威脅”,意在升高兩岸對立對抗,推動“臺獨”分裂。
巫永平認爲,賴清德無限誇大臺灣防務技術和產業優勢,爲臺灣社會編織“國際支持”的假象,並試圖將臺灣百姓與“臺獨”戰車強行捆綁,全然不顧民衆安危與社會民生,充分暴露其冥頑不化的“臺獨”本性。
韓冰表示,一方面,賴清德當局將大陸懲“獨”遏“獨”舉措抹黑爲“對臺文攻武嚇”,鼓吹臺灣要增強“防衛韌性”,藉機煽動島內“抗中保臺”民粹,意在攫取更多政黨私利;另一方面,大肆叫囂提升防務預算、加強對外勾連,變着花樣向美西方繳納“保護費”,毫不掩飾地出賣臺灣民脂民膏以換取外部勢力支持,嚴重損害島內民衆切身利益福祉。
受訪專家表示,賴清德試圖通過所謂“團結十講”系統性建構“賴氏臺獨論述”,但其處心積慮拼湊的謬論違背歷史、法理,不僅在法理、歷史上根本站不住腳,在事實、常識上也是硬傷處處、漏洞百出,是不折不扣的文字垃圾,註定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