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此時發表「國家十講」有2急迫 賴17條需足夠社會支持力道

▲總統賴清德出席團結臺灣十講第一講。(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近來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的系列活動,近來已完成三場,主題分別爲:國家、團結與憲政體制。對於爲何要在此刻舉行系列演說?一位國安人士受訪表示,是基於2個急迫,第一是「強化內部團結,抵禦中國統戰滲透的急迫」;第二是「強化自我防衛,嚇阻中國武力威脅的急迫」。

根據國安單位的掌握,中共在下半年會強化「3個80年」的對臺法律戰,下半年也會是統戰的高峰期。至於所謂「3個80年」,也就是「抗日勝利80」、「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以及「臺灣光復80」。

在中共的紀念與操作意圖上,國安人士表示,中國的反法西斯戰爭,意圖在形塑二戰之後的國際秩序,中國對日抗戰,決定臺灣屬於中國,而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他們認爲這是國際秩序;因此,在國際間持續扭曲2758號聯合國決議。

國安人士駁斥說,事實上,人民無法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就沒有真正的「解放」;真正反映主權在民的政權更迭,纔是真正的「光復」。他強調,如果從這個標準來看,北京政府才應該要往這個方向來努力。

因此,在這個背景之下,國安人士表示,賴清德在這個時刻拋出「團結國家十講」,目的上是要強化內部共識與團結,以確保自由民主的穩定現狀不受到破壞。

國安人士指出,今年全球局勢多變,中國在臺海及區域的各種複合威脅不僅未曾有減緩的趨勢下,反而更加劇對臺灣內部的統戰與滲透攻勢。他說,舉例而言,日前對臺灣的立法委員(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以及資通電軍的「跨境壓迫」行爲,以挑動內部對立、弱化自我防衛決心爲目的的認知操弄,頻次及規模都相較於以往,大幅度的提高。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聚焦憲政體制。(圖/總統府提供)

該位人士也說,賴清德選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十講,是基於2個急迫:第一,「強化內部團結,抵禦中國統戰滲透的急迫」。他說,賴清德在日前針對中國對臺灣滲透統戰的五大威脅,提出了17項對策,這17項對策經過盤整後,許多對應措施或需要完備立法,乃至於調整既有的行政措施,都顯示出,需要足夠的社會支持力道,以確保在國會在立法過程中能夠建立不分黨派的合作共識。

他強調,過去這一段期間可以觀察到,中國加大對臺灣內部的各種滲透與分化,更讓相關對應的努力有必須加速的急迫性。

第二個急迫是「強化自我防衛,嚇阻中國武力威脅的急迫」。國安人士指出,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臺灣正積極進行各項國防強化工作,包括更多的國防投資,相關的預算極需要國會不分黨派的支持。

他認爲,在此之前,賴清德是希望透過與國民的直接溝通,爭取國民的普遍共識,以確保朝野各政黨在新一階段能不分黨派支持對國防的強化。

國安人士說,總體來說,賴清德這次的十講安排,就是立足在以確保臺灣安全穩定的現狀,不因爲中國對臺灣內部的統戰滲透而受到破壞。

他強調,賴清德的談話,提及國家、主權、兩岸都是循此原則,重申過去以來一貫的主張,強化國人對這些主張的共識,以對應中國近期「3個80年」、加大鼓吹臺灣人申辦中國身份證等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