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運營商現“李鬼”,商家8萬元加盟被拉黑

線下現場招商會 。警方供圖

參加免費線下招商會,繳納3萬至8萬元加盟費成爲網絡平臺地區代理商,不僅能夠在短期內返還加盟費,還能夠通過抽取地區同類商戶經營流水獲得巨大利潤,殊不知看似一本萬利的“新賽道”其實是犯罪團伙精心包裝的騙局。

“收完加盟費後不僅拒絕支付提成,還被客服拉黑,我懷疑被騙了。”上海寶山某燈具公司負責人周先生講述,自己去年9月中旬收到自稱“快手”官方電話邀請,在轄區某酒店參加了一場免費的線下招商會後被“洗腦”。

當天,周先生經過講師1個小時“培訓”後心動不已,由於名額有限,當場就向銷售經理繳納了85000元加盟費,但最終所謂“快手”公司沒有兌現任何一項承諾。

招商會拋來誘人橄欖枝:承諾“霸榜”團購榜

周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稱是“快手”運營中心的工作人員來電稱自己經營的公司已經通過線上審覈,只要參加線下招商會,就有機會成爲上海市首批入駐代理商,不僅能夠迅速提升自己公司的曝光度,還能通過發展入駐商戶和平臺一起“抽成分紅”,年盈利能夠突破百萬元。

“第二天,我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到線下招商會後發現,現場工作人員都穿着‘快手’公司的統一制服,且會場的選址和佈置看起來都十分正規,有餐飲服務、休閒娛樂等20餘家不同類別的商戶代表參會。”周先生說,在招商會上,講師從“快手”集團的裂變發展歷程、首批市級代理商的“成功案例”和未來商業發展趨勢進行了“生動”講述,並許諾成爲首批代理商能夠讓自己經營的商戶在“快手”團購榜裡“霸榜”,每天在全市同類商戶流水中抽取1%、在自行發展入駐的商戶流水中抽取4%,且在成功發展80家商戶後就能退回加盟費等。

經營模式誘惑面前,對“互聯網經濟”尚不熟悉的周先生還是當場支付了85000元加盟費。不過,此後1個多月運營中,周先生不僅難以發展成功下級入駐商戶,並在未拿到任何返利的情況下被客服“拉黑”。

貝殼財經記者從快手公司獲悉,詐騙團伙沒有完成入駐流程,拿着一份沒有法律效力的草簽協議,打着快手本地生活的名義實施詐騙,後續快手也會在警方的指導下繼續優化內部流程,避免不法分子有違法犯罪的機會。商家如需和平臺合作,建議跟官方平臺二次覈實合作信息,避免上當受騙。

詐騙“流水線”操作,千餘家代理商0盈利

2月13日,上海寶山警方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披露,在全國多地展開擴線偵查和集中收網,連續搗毀3個假冒快手官方運營商從而非法騙取加盟費的詐騙團伙。

經查,與周先生合作的“喜邁蘇”公司曾向快手公司提出過“達人機構”申請,但始終未繳納保證金,且快手公司也從未發展過“二級合作代理商”,與周先生在招商會上獲取的信息存在明顯偏差。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雙城派出所副所長曹錦程介紹,爲進一步查實案件細節,警方圍繞該公司的推廣和經營活動展開調查,並對其他加盟商戶進行走訪,逐步查證了涉及全國多地的3個團伙和5家信息科技公司。相關團伙合作緊密,分工細緻,公司中有人員專門負責通過各類線上商戶平臺收集商戶電話;有人員專門負責招募不知真相的兼職大學生、“寶媽”海量撥打招商電話引流;有人員專門負責選取不同城市籌備線下招商會;甚至還有人員負責製作仿冒網站提供技術支持,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實施“線上+線下”詐騙的“流水線”。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相關團伙以快手官方運營中心、合作企業、代理商等名義已經累計在全國發展各級地區代理商,每家代理費從30000元至85000元不等,需要發展的商戶下家從40家到80家不等。”曹錦程說,在實際運營中,一旦地區代理商發展下家接近返還加盟費門檻時,假冒的快手運營中心則會要求提供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門頭商標等一一對應的補充材料,甚至對發展商戶每月流水額設置要求,層層阻撓地區代理商完成發展任務,至今無一家代理商能夠返還加盟費甚至獲利。

經查,相關犯罪團伙自2024年起,在明知自己未與官方達成合作關係的前提下,依然通過假冒快手官方,定製仿冒的工作服、工作牌等,通過話術培訓虛構盈利項目,並搭建虛假網站進一步加深潛在受騙人信任,最終招募代理商騙取加盟費。爲了防止受損商戶再次進入招商會讓“好戲”不能“重演”,相關團隊一般只在同一城市舉辦一次活動,且定期會將已經簽約的商戶“剔除”出電話客服推銷“名單”。據統計,本案涉及被害商戶1000餘家,非法所得逾5000餘萬元人民幣。

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等4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其餘3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寶山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