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持續加碼!8名保代被暫停業務,涉及申萬、國元等6家券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胡萌)日前,貝殼財經記者從中證協官網發現,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已進行更新,其中,D類(暫停業務類)名單更新至15人,相比首批公示名單減少了1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D類名單新增了8名保代,涉及申萬宏源、國元證券、財信證券、廣發證券、東吳證券、中金公司6家券商。

近年來,證監會持續壓嚴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截至目前,中證協公示了8552位(A類名單)保薦代表人的相關信息,相比去年九月下旬的公示名單減少了168人,整體來看,約300位保薦代表人存在違反自律規則或違反監管規定的行爲。

中證協更新保代分類名單,8名保代遭遇“資格罰”

中證協官網顯示,此次D類名單新增的8名保代來自6家券商,包括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公司吳杏輝,國元證券馬志濤、徐明,財信證券蔣序全,廣發證券李佳佳,東吳證券王新、張琦和中金公司趙善軍。

據瞭解,D類名單主要源於監管處罰,即,最近三年內受過證監會行政處罰的,以及被證監會採取認定爲不適當人選、被行業自律組織採取認定不適合從事相關業務或暫不接受簽字的文件或暫不受理出具的相關業務文件等紀律處分且在執行期的時任保薦代表人。

此次新增的8名保代被處罰日期集中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涉及的保薦項目包括國宏工具、安芯電子、紫鑫藥業、國美通訊、思爾芯等多個重大財務造假案例。

其中,有的項目已撤回但依然被處罰。比如,吳杏輝因國宏工具IPO項目保薦存在多個違規行爲,被上交所通報批評並實施6個月內不接受其簽字文件的紀律處分。該項目於2023年6月獲得受理,2024年1月接受問詢,同年4月公司及保薦人撤回申請,審覈終止。

同時,還有7人爲首批公示的被罰保代,分別是中信建投證券劉能清、邱榮輝,廣發證券王鑫,中金公司楊磊傑,開源證券張旭東,中天證券鄭克國和廣發乾和投資有限公司何寬華。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D類名單採取動態更新機制,截至目前,中信建投證券、東吳證券、中金公司、國元證券保代上榜居多,IPO和非公開發行項目是名單中保代受罰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相較於首批名單,中信建投證券汪家勝,山西證券楊麗君,華龍證券李紀元、趙宏志,海通證券賈文靜、李春,廣發乾和投資有限公司肖晉、許戈文、朱保力等9位保代已經不在名單內。

與此同時,上述涉事券商多表態稱,誠懇接受處罰,並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全面加強管理、補齊工作短板,進一步強化投行業務內控機制,勤勉盡責,規範運作,全面提升投行執業質量,履行好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責任。

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約300位保代存在違規行爲

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自建立以來,在行業內外得到廣泛關注和使用。

2020年12月,中證協建立了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包括A(綜合執業信息)、B(機構驗證類)、C(處罰處分類)三類等級名單;2024年9月20日,中證協發佈《關於修訂<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的決定》,完善保薦代表人負面評價公示機制,其中對A類名單進一步完善,增加撤否信息;並在A、B、C三類名單基礎上新增一項D類(暫停業務類)名單。

中證協認爲,調整後的分類名單將促進保薦代表人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邊界和執業風險,更加盡職盡責地開展工作,有助於加快保薦代表人的優勝劣汰,強化自律約束,提升行業整體的執業質量。

截至目前,中證協公示了8552位(A類名單)保薦代表人的相關信息,相比去年九月下旬的公示名單減少了168人,整體來看,約300位保薦代表人存在違反自律規則或違反監管規定的行爲。從C類名單來看,最近三年,295位保薦代表人受到監管處罰,涉及多個首發上市項目。

近年來,證監會全面追究保薦等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行爲的責任,一方面,證監會依法對機構和責任個人進行“雙罰”,另一方面,對嚴重失職失責違法主體堅決給予“資格罰”。

證監會日前發佈的2024年執法情況顯示,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治理的重要力量,發揮着專業把關的積極作用,其執業質量直接關係市場健康運行。2024年,證監會依法從嚴查辦證券期貨違法案件739件,其中,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案件95件,連續三年增加,佔案件總數的13%。

編輯 王琳琳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