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秀肌肉! 習近平對臺灣釋出的訊息
▲9月3日中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圖/翻攝 央視)
●顧爾德/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9月3日中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這場大規模耀武揚威的活動,既是瞄準日本、美國,也是針對臺灣。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儀式中大聲要求解放軍要爲「統一」提供戰略支撐。
1949年中華人民國成立以來舉行過19次閱兵典禮,早期每年國慶都舉行,後來改成國慶「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之後又因文革停辦了幾屆。到了2015年抗戰勝利70年勝利舉行大規模閱兵,今年80週年則再次舉行。
閱兵就是在展現軍威,對外懾服競爭對手、團結盟友,對內提振民族主義情緒、整飭軍紀、鞏固領導人地位。如果比較十年前後兩次閱兵,可以發現不少類似之處。
2015抗戰勝利閱兵 習近平展現領導地位的重要舞臺
2015年的閱兵是習近平於2012年執政後舉行的第一場大型慶典,也成了他展現領導地位的重要舞臺。既然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日本必成標靶。2012年日本發動釣魚臺購島、土地國有化行動,讓釣魚臺問題成了中日衝突焦點,中國反日仇情緒高漲,日本成了中國閱兵展示軍威第一個瞄準的對象。
當年9月3日《人民日報》社論就很清楚地劍指日本:「70年過去了,仍然有少數人無視歷史事實,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認罪責就可能重蹈覆轍,這些倒行逆施不僅是對歷史的公然藐視,是對國際秩序的公然破壞,更是對和平潮流的公然挑舋。」
除了歷史因素,閱兵示威也是針對新的地緣政治情勢。當年一月《人民日報》微信就轉發香港《文匯網》的文章指出「近些年,在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戰略的支撐下,日本對華越來越猖狂,不但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國有化』,還試圖否認歷史,否認對華侵略,並有再次走向軍國主義道路跡象……。」
文章清楚點出了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戰略助長日本軍國主義復甦。文章稱,要遏制這些「瘋狂企圖」就只能「通過展示自己的軍事能力,來向日本表明中國的態度和決心,讓日本知道事關中國的戰後秩序絕不容許改變....此時大閱兵,中國就是向日本展示中國有這樣的能力。」
中國雖然裁兵 軍費卻年年提高
當然,在北京官方說法中不會直接針對日本或美國開砲求戰,反而大力宣傳習近平在當年抗戰閱兵講話中18次提及「和平」,同時還在典禮上宣佈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從2015到2017年間,解放軍總額從230萬人降至200萬人,之後軍隊員額就維持200萬上下。不過中國的國防經費卻是年年上升,自 2015 年到2024年,中國軍費總額增幅已達 59%,2024 年中國國防部預算已達 1.67 兆人民幣(約 2290 億美元)。
這10年來兩個關鍵年份:一是2015年中國軍費首次超過其他印太國家總和(包括美國印太司令部軍費),第二個關鍵點是2022年中國軍費超過印太國家軍費總和的50%,到了2024年則已增加到將近七成。這個金額只是中國公開的國防預算,還不算藏在其他部門下的隱形軍費。
2015年閱兵展示的武器裝備84%是首次公開亮相,其中最受關注的包括:東風(DF)-21D「航母殺手」反艦彈道導彈、被稱爲「關島快遞」、射程逾3000公里可覆蓋第二島鏈的東風(DF)-26 兩型戰略導彈,還有射程可覆蓋美國本土、攜帶分導式多彈頭(MIRV)東風-5B 洲際彈道導彈,習近平這些「新玩具」象徵中國具備「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
此外,受到矚目的還有第三代主戰車99A 主戰坦克、紅旗-9 防空導彈與長劍-10 巡航導彈等,解放軍這些裝備展示出戰略縱深打擊能力提升。殲15、殲11兩款新型戰鬥機也備受矚目, 同時也首度展示包括翼龍、彩虹系列等無人機羣。
首次登場的各型飛彈最受矚目,這是由戰略導彈部隊「二炮」6個裝備方隊配備7種型號的導彈接受校閱,這也是歷來閱兵中同時展示飛彈型號最多、枚數最多的一次。
「二炮」在當年底改組爲「火箭軍」,值得玩味的是,這個2015年閱兵最受着矚目的軍種,到了十年後2025年閱兵前夕卻成了被習近平清洗最厲害的軍種。這牽涉到閱兵的另一個重要的對內效應:整飭軍紀、鞏固習近平軍權。
在2015年閱兵前,習近平對軍方投下的震撼彈是:以貪腐之名整肅了前領導人江澤民豢養的兩隻軍中大老虎:兩位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2023到2024年間,前後任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周亞寧、魏鳳和以及副司令劉光斌等人都遭整肅。
2025年閱兵的亮點,在部隊方面是2024年撤銷短暫存在的戰略支援部隊後,調整組建直屬中央軍委的信息支援部隊、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空間部隊。在武器方面則展現陸、海、空無人作戰平臺,新的定向能雷射防空系統首次亮相,還有新式電子、信息作戰裝備。
戰機方面,殲-35A和殲-20S兩款新型隱形戰機成了空中焦點;核武方面,首次集中展示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武,包括: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JL)-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DF)-61陸基洲際導彈、改良型東風(DF)-31BJ 機動洲際導彈,還有首度亮相、據稱打擊範圍覆蓋全球、具多彈頭分導打擊能力的東風(DF)-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
此外還展示了鷹擊(YJ)-21、東風(DF)-17、東風(DF)-26D等高超音速導彈,凸顯 A2/AD 能力。
對外展現軍事實力,除了秀出新武器也企圖展現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今年九三閱兵前夕,上海合作組織(SCO)在天津舉行峰會──這個組織被定位爲與北約(NATO)抗衡的區域經濟與安全組織──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V. Putin)以及二十多位來自中亞和南亞的領導人聚集於此。
印度剛被美國課徵五十趴高額關稅,莫迪在這裡展現出對普丁、習近平親熱的態度,顯然是在向川普(Donald Trump)示威。
而在9月3日的閱兵大典上,與中國接壤的14個國家中,除了印度、不丹和阿富汗,其它11個國家的領導人都出席九三閱兵,企圖形塑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盟主地位。
2025大閱兵 儼然是獨裁者聯盟大會師
「邪惡軸心」四國領導人習近平、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以及伊朗總統佩札什基安(Masoud Pezashkian)齊聚在天安門閱兵露臺上,普丁與金正恩坐在習近平左右。
除了這四個威權領袖之外,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和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Denis Sassou Nguesso)也都是獨夫。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評估,出席九三閱兵的25個有領導人出席的國家中,只有7國被認爲是自由或部分自由的。
2015年,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爵士(Sir Tony Blair)、南韓總統樸瑾惠、聯合國秘長潘基文等民主國家或國際組織領袖出席閱兵大典;今年歐盟只有斯洛伐克總理費科(Robert Fico)出席,此外沒有任何部長級官員與會,甚至一些歐盟國家大使也抵制這次活動──斯洛伐克是東歐內陸國家,能源依賴俄國,費科本人立場更親俄,一再批評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援。
如前所述,2015年閱兵就高度針對日本,但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保持沉默,只是以「國會行程」爲由低調婉拒缺席;今年據傳日本政府向歐洲和亞洲國家發出請求,要求不要出席天安門閱兵。
至於臺灣議題,中國規畫的抗日戰爭的一系列紀念活動就包括了10月25日臺灣光復紀念日活動,也安排了臺港澳人士的抗日紀念座談等統戰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習近平致辭時並沒有提到「統一」這個字眼,只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今年致詞則要求「全軍將士要忠實履行神聖職責,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結尾還強硬地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
▼習近平今年致詞要求「全軍將士要忠實履行神聖職責,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民黨十年前還敢異聲 十年後徹底乖順
2015年時臺灣還是國民黨執政,習近平談話還相對節制;如今則對民進黨政府不假辭色。當年馬英九政府反對臺灣黨政高層出席閱兵,但國民黨前主席連戰還是去了北京。對此,當時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還批評連戰「傷害國人情感,令人遺憾」;如今她卻現身天安門。
中共對抗日戰爭的詮釋明顯誇大共軍貢獻,完全不提蔣介石領導的國府軍隊抗日曆史;堅決反臺獨的郝柏村生前曾說:「抗戰是國民黨打的,中共絕非抗戰的中流砥柱」。
2015年總統馬英九在臺灣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中也強調「國軍浴血奮戰」纔是勝利關鍵,並批評北京的紀念活動刻意淡化甚至抹去國民黨的角色;如今自許中華民國真正繼承人的國民黨,對中共抹煞國府軍隊抗日史卻也默然不敢抗議。他們的先輩沒對「日本鬼子」的軍刀低頭,如今他們卻被解放軍的飛彈軍機嚇到不語。
▼當年馬英九政府反對臺灣黨政高層出席閱兵,當時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還批評連戰「傷害國人情感,令人遺憾」;如今她卻現身天安門。(圖/記者屠惠剛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