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釋放強烈訊號 綠營:叫板美國與凸顯對臺野心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則指出,這場閱兵凸顯中共在國際敘事上的野心,不僅企圖改寫抗戰史,更透過「強國夢、強軍夢」展現對美國的挑戰。(張睿廷攝)

中國九三大閱兵引發國際矚目,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主辦4日舉辦「當前國際局勢動態」論壇。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則指出,這場閱兵凸顯中共在國際敘事上的野心,不僅企圖改寫抗戰史,更透過「強國夢、強軍夢」展現對美國的挑戰,對臺灣安全與區域和平構成威脅;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認爲,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外賓站在一起,政治元老卻與將領站在一旁,凸顯出中共內部權力互動的微妙變化。

吳峻鋕表示,AIT前理事主席、現爲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早就指出,習近平藉閱兵向外界傳遞兩個訊息:中國已經強大,並且持續變強,要取代美國。學者葛來儀也認爲,閱兵是推廣中國版全球秩序的一種敘事。美國總統川普更直言,這是中俄試圖對抗美國的行動。

吳峻鋕說,習近平在閱兵演說中一方面強調和平,卻同時拋出「戰爭與和平要做選擇」的訊息,明顯是在叫板美國。他並藉此推動強國夢、強軍夢,既向鄰國展示軍力,又利用統戰場合強化中俄結盟。他指出,習近平近期在莫斯科投書強調抗戰80週年、大閱兵、聯合國大會、臺灣光復是今年三項重要活動,凸顯其戰略意圖與對臺野心。

吳批評,中共長期串改抗戰史,2017年起將八年抗戰改爲十四年抗戰,並修改宣傳文本,強調共產黨纔是中流砥柱,甚至邀請國民黨人士出席天安門閱兵,以爭奪歷史主導權。國民黨過去對此多無迴應,直到日前朱立倫才提及,但同時又將矛頭轉向賴清德總統,顯示在歷史定位上態度曖昧。

董立文則提出「閱兵臺上的舞臺政治學」視角。董表示,中共這次史無前例地下令媒體不得拍攝閱兵臺全景,僅由央視播出經過剪接的片段,刻意製造盲點。

董立文分析,過去閱兵臺上的座位安排與服裝設計皆具重大象徵意義,例如1999年江澤民身後僅6名常委,代表權力高峰;2015年習近平站在普丁與胡錦濤等常委之間;2019年則全體統一服裝紀念毛澤東,塑造習近平爲毛澤東傳人的形象。

董立文指出,這次閱兵臺上,習近平雖站在正中間,但左右僅安排國外領袖,政治局元老與常委則被刻意分開,服裝也各自爲政,未見以往簇擁領袖的場面。他特別提到,央視畫面顯示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與中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並列,座位周邊還有中共高階將領,顯示臺上佈局暗藏深意,元老與將領站在一起,習近平反而與外賓同排,顯示中共內部權力互動的微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