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93閱兵5大看點!軍力秀肌肉藏臺灣危機訊號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同出席在中國北京舉行的軍事閱兵,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照片攝於2025年9月3日,由朝中社發佈。KCNA經路透社提供。 )

中國大陸的93閱兵圓滿結束,《衛報》整理5大看點,其中揭密了陸軍事實力與對於臺灣的危險訊息。

1.出席貴賓有誰?

數十位世界領袖大多來自非西方國家,參加了這場活動,但最引人注目的仍是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一同隆重登場,他們走上紅毯、握手寒暄的畫面,被分析人士解讀爲對西方的一種挑釁訊號。

其他與會者還包括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ksandr Lukashenko)、伊朗總統裴扎什基安(Masoud Pezashkian)、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以及緬甸軍政府首腦敏昂萊(Myanmar junta)。

2.誰悄無聲息?

美國、西歐、日本、印度與南韓的領導人皆未出席。在中國官員方面,並沒有明顯的重要缺席名單,不過前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與前總理朱鎔基未現身。

3.傳遞的訊號

這場閱兵傳達中國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強硬訊號。習近平在致詞中強調「和平與戰爭的抉擇」,並稱北京「從不畏懼霸凌者」。他與普丁、金正恩並肩亮相,被解讀爲展現與「國際賤民(pariah)」結盟的決心。美國總統川普隨即在「真實社羣」(Truth Social)發文,諷刺三人正密謀對付美國。

4.軍事展示

這場長達70分鐘的閱兵展示了大量軍事裝備。從坦克、無人機到遠程與具備核打擊能力的飛彈、戰鬥機與隱形戰機,解放軍的武器與資產進展一覽無遺。

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湯普森(Drew Thompson)表示,這場展示的目的,是要讓美國、歐洲以及北京的鄰國「在考慮挑戰中國核心利益時有所顧忌」。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坎培拉分校(UNSW Canberra)海軍研究兼任研究員珍妮佛·帕克(Jennifer Parker)則指出,有必要將北京的真實戰力與其所謂的「資訊戰宣傳」拆開來看待。她說:「閱兵、演習或示範總是伴隨着高度的欺騙成分,但不應該低估北京的實力,他們的軍隊非常強大,我們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5.臺灣

習近平在演說中多次提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這是他整體國家發展藍圖中的核心用語,而該藍圖的關鍵便是將臺灣納入中國大陸領土。對此,總統賴清德對閱兵予以迴應:「臺灣人民珍惜和平,而臺灣不拿槍桿子來紀念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