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專欄》九三閱兵助力臺海和平

九三閱兵,解放軍精銳盡出。(中國軍號)

九三閱兵,解放軍精銳盡出。一大批新式裝備驚豔亮相,令人目不暇接,大陸的強國氣象震撼世界。九三氣勢上矮了一大截的賴政府照例酸言酸語,陸委會還指責中共一再聲稱絕不放棄對臺用武及持續威權擴張,勢將影響臺海和平穩定。有意思的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感慨閱兵帶來民族榮光的同時,也不忘喊話對岸應告訴臺灣民衆絕對不會用武力解決兩岸問題。長期以來臺灣要求大陸棄武,大陸則堅持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兩岸在這個議題上形成死結。不過就九三閱兵而言,不但不會加劇地區緊張態勢,反而有助於臺海和平穩定。

首先,九三閱兵震懾了民進黨當局及其背後的強權,令其不敢輕舉妄動。雖然美臺習慣於渲染「中國威脅論」,但正如習近平2021年11月與拜登視訊時所警告的,「如果臺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也就是說大陸不會主動挑起戰端,如果兩岸爆發衝突,實屬北京忍無可忍後的反制行動。九三閱兵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壓軸登場的新式核導彈,這些國之重器當然不會用來打臺灣,劍指何方不言而喻。

九三閱兵不僅讓賴政府不得不有所收斂,號稱軍事霸主的美國也必須好好掂量。收看了閱兵的川普五味雜陳,一方面故作大度地肯定這場軍事秀精彩和震撼,並強調美國在二戰中對中國貢獻巨大,另一方面卻如臨大敵,指示五角大樓重建美國軍隊,恢復美國對中俄的威懾力。儘管閱兵場上的雄姿勃發不等於實際戰力,美國也不願意承認喪失軍事優勢,但中美軍力此消彼長,解放軍正在加速趕超美軍早就是不爭的事實。在九三閱兵後,美國再想對中國秀肌肉,尤其是在臺海刺激解放軍,恐怕就要更加謹慎一些,這對臺海和平穩定不是件壞事。

其次,九三閱兵提升了中國人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大陸武統臺灣的焦慮大爲緩解。曾幾何時,大陸民間的武統聲浪一浪高過一浪,不少人擔心北京無法遏制臺獨與外部勢力干涉,主張「晚打不如早打」。九三閱兵令大陸民衆親眼目睹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驚人成就,解放軍從軍容到裝備儼然有超級大國軍隊的氣派。有網友調侃解放軍的發展一日千里,軍迷都快變成「軍盲」了。

在九三閱兵後,應該不會再有人懷疑解放軍保家衛國的能力,臺獨的掙扎更是毫無勝算。有了這份自信,大陸上下就不會再反覆糾結武統不武統,而是能夠更加從容不迫地面對臺灣問題,併爲決策層審時度勢,謀定而後動,創造更爲良好的輿論氛圍與社會基礎。

再者,九三閱兵並不會讓大陸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但可以增加臺灣民衆的安全感。大陸堅持和平統一優先,但保留武力選項,兩者並非對立,而是辯證統一。由於臺海問題錯綜複雜,大陸必須要有兩手準備,而且兩手都要過硬。根據前面的分析,大陸國力越發達,解放軍越強大,臺海和平穩定就越有保障,臺灣民衆就越能安心。在現實生活中不少臺灣民衆擔心槍炮不長眼,打仗會傷及無辜,但從九三閱兵來看,解放軍現代化智能化水準非常高。即使退一萬步講,兩岸走到兵戎相見那一步,解放軍的精準打擊能力也能兌現武力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這一承諾。

總之,九三閱兵對臺海和平穩定是利好。大陸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該擔心的不應該是臺灣民衆,而是那些挑釁北京底線,逼大陸出手的勢力,這些人才是臺灣最危險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