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不能等!馬太鞍溪水流入市區妨礙救災 水利署調怪手開挖導水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水夾帶黑泥衝進光復市區,造成慘重災情,水流不斷流入市區,也影響救災,水利署調度怪手開挖,盼導流到河道中央。記者季相儒/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堤防因堰塞湖洪水衝破2800公尺堤防,形成大缺口,溪水持續流入市區,嚴重妨礙救災。災後進入第5天,還有7人失聯,搶救不能等,經濟部水利署今天調度大型機具開挖在河道中心挖出深水槽控制水路,預計這兩天完成。
災後第5天,各縣市搜救隊伍努力搜救失聯者,但馬太鞍溪水不斷流入市區,連日來已經多次影響救災,消防人員指出,水流問題不解決,救災就會非常困難。
水利署長林元鵬說,馬太鞍溪水位降低後,昨天實地勘察發現堤防損壞情形比原先空勘嚴重,右岸靠近市區,也就是馬太鞍溪橋下游約1.5公里處,光復一號堤防受損500公尺,光復二號、三號堤防更是全部沖毀,這三道堤防建於民國67年,已經超過40年,總受損長度2860公尺。
林元鵬說,昨天開始佈設5噸混凝土塊、太空包阻水,但因河牀淤積很嚴重,水位仍高,發現擋水效果不好,水流持續從一、二號及二、三號堤防間流入市區,因此決定先導水,已將水利署開口合約廠商能馬上動用的機具都調過來,共151部重型機具,含68部怪手,今天都會抵達,也進駐235人力,都在河道上。
林元鵬說,目前策略是將水流導引到河道中央,避免流向市區,68部怪手就是要從三號堤防的較下游處,往上開挖,在河牀中心挖出深水槽,引導水流,希望最快今天、最慢明天能完成。
水利署也持續施作擋水工程,佈設頂塊混凝土塊、太空包及土堤等三道防線,要在兩週內完成基礎防護,明年農曆年前加固,汛期前4月完成堤防復建。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水夾帶黑泥衝進光復市區,造成慘重災情,水流不斷流入市區,也影響救災,水利署調度怪手開挖,盼導流到河道中央。記者季相儒/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水夾帶黑泥衝進光復市區,造成慘重災情,水流不斷流入市區,也影響救災,水利署調度怪手開挖,盼導流到河道中央。記者季相儒/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