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Q2數據驚豔,外賣這場仗打的太不容易了

廝殺慘烈的外賣三國殺,直接影響了大廠們的業績。

剛剛京東發佈2025年Q2財報,數據顯示,在二季度內,京東實現營收3567億元,同比猛增22.4%。

這是近幾年來,京東增長最高的一個季度。

營收狂飆,自然是得益於京東自今年2月份強勢入局外賣業務,並依託於此拓展自身即時零售版圖,以及實現與京東零售的整體協同。

財報顯示,二季度內,京東零售實現營收3101億元,同比增長20%,包括京東外賣在內的新業務實現營收139億元。

協同效應正在顯現。

同時,京東外賣在本季度內實現了日訂單量突破2500萬,入駐品質商家超150萬家,並建立起了一個超15萬人的全職騎手團隊。

用京東的話來說,京東外賣已經達成了初期戰略目標。

但這一過程中,基於外賣行業的強競爭,京東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財報顯示,二季度內,京東新業務經營虧損高達148億元,這也直接拖累了京東在該季度的盈利。該季度內非標下,京東淨利潤爲74億元,去年同期則爲145億元。

足見戰事之慘烈,尤其是在今年5月份,淘寶閃購進場之後。

目前,京東方面在外賣市場競爭策略上,已經有所轉向,避免行業陷入"惡性內卷"的同時,尋求在既有的基礎上,以合理的節奏穩健佈局。

被盤活的基本盤

放在京東主站內的外賣這一高頻剛需業態,正在激活京東原本的基本盤。

財報顯示,不僅京東零售在二季度內實現了20%這一超高增長,經營利潤率更是達到了4.5%,創下了京東歷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記錄,去年同期則爲3.9%。

同時,京東平臺的季度活躍用戶數也實現了強勁增長,增幅超40%。放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早就退潮當年的當下,這一用戶規模的大幅度增長,同樣近年內罕見。

這些,正主要得益於京東積極拓展業務邊界,尤其是外賣業務的佈局。

外賣業務不僅爲用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務選擇,吸引新用戶入駐平臺,還通過交叉銷售等方式,提高了老用戶的購物頻率與消費金額,有力推動了活躍用戶數的大幅提升。

從二季度財報來看,京東進軍外賣,對主站基本盤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協同。

不可避免的成本高企

由於是從0起步搶佔市場,並且從一開始就區別於既有平臺,選擇給騎手羣體繳納五險一金,這注定了京東外賣,是成本高企。

一方面體現在推廣補貼端。

二季度內,京東集團營銷開支由去年同期的110億元,同比增長至270億元,營銷開支佔收入的百分比,也從去年同期的4.1%增長至7.6%。而該項支出的增加,這一多花出去的160億元銷售費用,主要正是用在了京東外賣等推廣、補貼等活動。

以業務劃分的話,這主要體現在京東新業務的經營費用上,高達145億元。

今年4月11日,京東外賣上線"百億補貼",宣佈通過"全民補貼+爆品直降"雙重機制,一年內投入超百億元,以真金白銀讓消費者享受實實在在的優惠。

但隨着外賣大戰的日益升級,尤其是在淘寶閃購於5月份全力下場之後,京東外賣很明顯也同時跟進了高額補貼,這進一步推高了京東外賣的補貼費用。

一方面,則體現在配送端。

短時間內衝到2800萬日訂單,以及組建一個超15萬全職繳納五險一金的外賣配送團體,這自然大幅度推高了京東外賣的成本。財報數據顯示,二季度,以業務劃分,京東新業務營業成本高達144億元。

從結果看,京東外賣已經完成了初期戰略目標,在用戶心智中站穩了腳跟。

尋求更合理的擴張

在完成了初期高舉高打的擴張之後,接下來,京東外賣的打法,轉向尋求走得更加穩健。

這在7月份之後,體現的非常明顯。

隨着淘寶閃購全力出擊,與美團瘋狂捲起"0元購"以來,京東外賣一方面並沒有表現出積極跟隨,而是在保持原有補貼力度的基礎上,持續圍繞用戶體驗做文章,穩住自身已經獲得了外賣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則是以"七鮮小廚",通過"菜品合夥人模式",給餐飲外賣市場帶來供應鏈模式的創新變革。

在財報中,京東CEO許冉表示,京東將以合理節奏推進包括京東外賣等新業務的戰略落地。

而這也意味着,這場由京東掀起的新一輪外賣大戰,從此前的閃擊突襲,要過渡到後續的長期持久戰中。

戰役遠未結束,彈藥還在填充,這場即時零售的必贏之戰,顯然誰都必須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