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創新藥與硬科技投資機遇 富國基金“一起投”8月專場策略會圓滿落幕
(原標題:解碼創新藥與硬科技投資機遇 富國基金“一起投”8月專場策略會圓滿落幕)
近期,在政策利好推動下,A股市場迎來強勢反彈,上證指數盤中觸及3700點,創下近4年新高。如何掘金市場後續機遇?8月15日,富國基金“創新藥與硬科技,如何扛起‘牛市’大旗”一起投8月專場策略會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所長助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劉晨明,興業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左大勇,富國中小盤精選基金經理曹晉,富國醫藥創新基金經理趙偉,富國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全勝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創新藥、硬科技兩大熱門板塊的投資機遇。本次策略會通近30個平臺同步直播,廣受市場關注。
把脈A股下半場市場主線,共探AI與創新藥投資邏輯
劉晨明在《A股下半場,投資機遇與策略佈局》的主題演講中提出,A股市場資產大致分三類。第一類是經濟週期類,投資依據宏觀擇時框架,需判斷經濟週期和ROE,通過交易需求側的β來獲取收益,例如白酒、互聯網、金融板塊;第二類爲穩定價值類,投資基於穩定ROE框架,本質是具備穩定ROE預期、交易供給側的α,涵蓋牌照、資源、品牌,例如紅利低波;第三類是景氣成長類,投資框架包含主題和景氣投資框架,與經濟總需求關聯度較低,投資邏輯在於交易新的產業週期、創新週期及滲透率變化帶來的機會。展望未來,不妨關注景氣度較高的板塊,比如基本面處於右側的海風、摩托車、服務器電源及ODM、海外算力等板塊,處於左側的存儲、鋰電設備、軍工板塊。
曹晉以《AI產業投資,未來機遇在何處》爲主題,圍繞AI產業投資趨勢及投資策略展開分享。他表示,硬科技行業呈典型週期循環,從ROE回升吸引資本涌入,到產能過剩行業出清,再重新進入上升通道。他強調,成長性的核心判斷指標是ROE,而非估值,ROE快速提升可推動盈利與估值雙升。成長投資需產業洞察力,行業配置體現產業趨勢判斷。選股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左側發掘科技產業的機會,比如把握寵物食品、3D打印賽道機會;二是複用過去經驗,比如關注互聯網、果鏈相關機遇。
趙偉以《聚焦醫藥核心資產,創新藥投資走到哪兒了》爲主題,圍繞創新藥投資機遇作了深度剖析。他認爲,創新藥板塊迎來重要投資機遇:一方面,頭部Biotech企業經過十年積累已逐步盈利,在政策支持下,國內市場足夠大,使創新藥企自給自足並獲得較好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中國藥企融入全球市場,大量FIC/BIC藥物成功出海,重構價值鏈。預計遠期中國創新藥將佔據全球30%-50%市場份額,創造200-300億美元利潤空間。投資方向上,他表示看好以下方向:ADC等前沿治療技術、自免疾病領域、多靶點減肥藥、NASH和AD等重大疾病突破性療法。
解碼A股上漲核心因素,共話創新藥與硬科技機遇及策略
在下半場圓桌論壇環節,富國基金策略分析師安夢潔擔任主持人,攜手興業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左大勇、富國中小盤精選基金經理曹晉、富國醫藥創新基金經理趙偉、富國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全勝,圍繞《創新藥與硬科技,如何扛起“牛市”大旗》展開深度對話。
馬全勝表示,當前A股市場受四大核心因素驅動:低利率推動儲蓄搬家,爲市場提供長期資金支持;政策持續發力,匯金增持ETF形成託底效應;創新藥等產業突破帶來賺錢效應;弱美元環境下A股投資環境更積極。展望後市,他認爲需關注物價修復力度、資金共振程度及產業變革進程。投資策略上,對於醫藥或科技板塊而言,在牛市初期被動投資更佔優勢。隨着行情演繹,主動管理基金在震盪上行行情中更易獲取超額收益。
談及美聯儲降息對國內資產定價的影響,左大勇表示,美國基本面可能比市場的一致預期要強,加上關稅對通脹的傳導仍在進行中,美國實際降息幅度可能低於當前預期。美聯儲邊際寬鬆是確定的,這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構成利好,但當前市場定價已較充分,實際影響不大。總體來看,美國基本面有韌性,疊加貨幣寬鬆,以及關稅不確定性衝擊減弱,海外環境對股市還是偏利多的。債市受美聯儲影響較小,央行貨幣政策的約束在內而不在外。從匯率的角度看,人民幣貶值風險緩解,流動性因外部因素收緊的風險解除,這對債市構成利好。總體而言,海外環境支撐國內股債雙牛行情持續。
曹晉認爲,在科技成長板塊中,海外算力和遊戲行業值得關注。海外算力需求顯著回暖,光模塊、PCB等細分領域經歷調整後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疊加海外雲服務廠商2025-2026年資本開支維持樂觀預期,具備較好配置價值。遊戲板塊則受益於情緒消費復甦、行業競爭趨緩、買量成本下降及估值低位等多重利好,已進入價值投資區。他表示,就AI產業鏈而言,國內在算力基建領域優勢突出,中國擴產比較積極,客戶響應比較快速,而美國製造業主要是以外包爲主。而在AI應用端,美國企業級提效應用(save time)優勢明顯,國內在kill time應用領域具備強大的長尾優勢。
談及創新藥的機遇及風險,趙偉表示,未來創新藥出海這個邏輯會繼續,海外會繼續聚焦未滿足的需求、繼續選擇適合自己的臨牀藥品,因此國內license-out的模式會繼續。風險上要關注會不會有退貨、或者臨牀失敗的風險。他強調,CXO海外在觸底回升,特別是海外爲主的CXO在臨牀前這個階段。創新器械也和兩年前的創新藥的所處階段相似,我們覺得這裡面有很多投資機會。
富國基金8月“一起投”專場策略會上,業內專家雲集,共話A股兩大投資主線的投資邏輯與配置策略,爲投資者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未來,富國基金將持續依託“一起投”投教品牌,爲投資者帶來專業的市場解讀及資產配置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