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想與泰山庭外喬 法界:難度高
街口想與泰山庭外喬,法界認爲,想要私了的難度很高。(本報資料照片)
街口支付受母公司街口金科官司拖累,爆發成立以來最大停用潮,即便街口金科董事長鬍亦嘉已表態,要積極與泰山尋求解決方法,期望不用繼續對簿公堂,不過法界人士認爲,即便街口金科願意還錢,但整起事件還有款項歸零、資產被切割等「案外案」,加上事涉泰山家族之爭,想要私了的難度很高。
泰山2023年爆發經營權之爭,前經營團隊決議以36億元取得街口金融科技40.39%股權,遭現任經營者主張違法而無效,狀告法院要求街口金科全額返還,並加計年息5%,然當法院執行假扣押時,發現帳戶近乎歸零,且資產都登記在街口支付下,也讓事件向上延燒。
街口金科遭查封消息曝光後,讓街口支付用戶相當緊張,掀起一波停用潮,雖在經營團隊與金管會出面「掛保證」後緩和,但各界仍對官司有疑慮,胡亦嘉隨後表態,要與泰山公司尋求解決方法,期望能不用繼續對簿公堂,儘快解決雙方歧異。
法界人士指出,整起事件引爆點在「泰山拿不回36億元」,胡亦嘉若要速戰速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還錢。問題來了,一是街口金科或胡亦嘉手頭上有沒有36億元,這筆錢是胡亦嘉還是街口金科要還?二是泰山除要拿回36億元及利息,會不會「挖」其他弊端。
熟悉經營權之爭的業內人士指出,這起案件事涉泰山家族之爭,新經營團隊抓到前經營團隊的「小辮子」,絕不可能善罷干休,要街口金科還錢是最基本的,一定會想辦法揪出交易是否牽涉背信、侵佔,甚至淘空,這些都不是胡亦嘉想在法院外能「喬」得動的。
法界人士則說,按照新聞所述,法院查扣街口帳戶時發現「5個帳戶餘額近乎歸零」,泰山當初匯款的36億元也被提領一空,而要假執行街口金科總部資產時,卻發現都是登記在子公司街口支付下,「哪這麼剛好!」這讓整起交易疑點重重,得花更多時間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