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縣:新技術直達地頭 好方法護航增收
農技“送”田頭,農戶“喜”心頭。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膜側播種新技術現場推廣活動在交城縣西營鎮火熱開啓,爲春耕生產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力,也爲農民增收帶來了新的希望。
“這種技術有效規避了傳統覆膜種植方式造成的出苗不全不齊、扣苗放苗、作業速率慢、地膜回收難等問題。”推廣會現場熱鬧非凡,彷彿一場農業技術的盛宴。交城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們化身“科技使者”,帶着滿滿的乾貨,結合平川、山區鄉鎮的獨特農業生產條件,詳細解讀膜側播種新技術的諸多優勢。從降低生產成本,到減少地膜殘留,再到提高出苗率,每一項優勢都像是爲農民朋友們量身定製的“增收秘籍”,大家聽得頻頻點頭。
膜側播種技術,是由山西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研發的一項農機農藝高度融合種植新技術。該技術將農機農藝有機結合,採用地膜不開溝微拱形鋪設、膜側精量播種的方式,一次性完成土壤整形、施肥、地膜鋪設、播種、鎮壓等工序。與常規覆膜種植方式相比,膜側播種技術出苗率提高15%以上,作業速度提高2-3倍,節約地膜20%以上,平均畝增產15%以上,殘膜回收率達到95%,每畝節本增效200元以上。
最吸引人眼球的,當屬現場演示環節。農機師傅們熟練操作着農業機械,起壟、覆膜、播種、施肥,一氣呵成。機器的轟鳴聲在田間迴盪,彷彿奏響了一曲春耕的交響樂。隨着機械的推進,一行行整齊的播種帶呈現在眼前,這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希望的播種。
新技術正在紮根,新希望正在萌發。參加推廣活動的80餘名各鄉鎮分管副職、村幹部、種植大戶、農機手和農業合作社骨幹代表,個個都是帶着問題來的,也帶着滿滿的收穫離開。他們紛紛表示,這次推廣會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讓他們“看得見、摸得着”,更讓他們“學得會、用得上”。一位種植大戶激動地說:“現在技術越來越先進,種地更有底氣了。”
推廣會的火熱場景,只是交城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據悉,該縣還將搶抓農業生產有利時機,積極組織農業技術專家下鄉到村,圍繞羣衆們急難愁盼的問題,開展一系列技術指導,爲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記者 劉少偉)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