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穩產增產 護航小麥豐收 石家莊發佈“一噴三防”技術建議

眼下,小麥已經進入生長中後期,該時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因此,做好當前的“一噴三防”措施是保障小麥穩產增產關鍵。“要堅持嚴密監測、準確預報、分區施策、分類指導的原則,抓住重要病蟲、重點地區、關鍵時期,開展綜合統防統治。”市農技專家表示,同時要強化綠色防控、科學用藥、減量用藥,提高防控效果,實現小麥病蟲害、乾熱風和早衰防控目標,保障小麥生產和質量安全。

在小麥生長中後期,廣大農戶可通過一次性噴施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可實現“防病蟲害、防乾熱風、防早衰” 三大目標,最終達到增粒重、提高品質的效果。

抽穗揚花期和灌漿期是重點防治時間。農技專家表示,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要嚴格落實“見花打藥”。以預防赤黴病爲主,兼顧鏽病、白粉病、吸漿蟲等;施藥7-10天后,結合天氣情況與田間防效確定是否需要二次用藥。小麥灌漿初期(開花後10-15天)重點防控蚜蟲,提倡綜合用藥,兼治白粉病和鏽病等,同時加入葉面肥和調節劑,科學混用,達到一噴多效。

藥劑、葉面肥、調節劑該如何選擇?防治赤黴病可選擇氰烯菌酯·己唑醇、戊唑·咪鮮胺、丙唑·戊唑醇等;防治白粉病、鏽病可選擇戊唑·醚菌酯、丙硫菌唑·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防治蚜蟲、吸漿蟲可選擇氯氟·吡蟲啉等。防控乾熱風、早衰可選擇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或氨基酸水溶肥+蕓薹素內酯或胺鮮酯。

此外,農技專家提醒,要抓住關鍵時期、選用對症藥劑、用足藥量水量、科學混配、交替用藥,注意保護非靶標生物。可優先使用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杆噴霧機或其他寬幅施藥機械,確保霧滴均勻覆蓋,使用植保無人飛機施藥則應添加相應助劑。(記者 李坤曉)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