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視界》新抗凝血藥-阿貝西單抗的亮眼功效(潘懷宗)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原因,每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心房顫動的機率高達25%。(本報資料照)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原因,每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心房顫動的機率高達25%。若依每次顫動發生的時間長短,可分爲陣髮型(<7天)、持續型(>7天)和永久型(>1年)三種,不論是哪一種,都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若出現症狀,大體爲心跳過快、胸痛、呼吸喘、疲倦和頭昏等等。如果不就醫治療,好好保養,最嚴重的併發症爲阻塞型腦中風和心臟衰竭,甚至失去生命,不可大意。
高齡是心房顫動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70%以上的患者年齡大於65歲,其他的危險因子,尚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甲亢和慢性腎病等等,另外像是肥胖和重度酗酒也是。
治療方法有三:用藥控制、電擊心臟整流或電氣燒灼手術,在用藥控制方面,有兩種藥,第一種藥是治療心律不整,又可區分爲控制快慢(Rate Control)和控制節律(Rhythm Control)兩類,第二種藥是降低血栓形成。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在講降低血栓形成(抗凝血)的藥物。
抗凝血劑一方面降低血栓形成,預防中風和周邊血管栓塞,但也會有出血併發症增加的擔憂,如果能有一款藥,既能降低血栓形成,又能減少出血併發症,那就是再好不過了。美國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針對新一型的抗凝血劑Abelacimab (阿貝西單抗)進行研究,並與現行的標準藥物Xarelto(拜瑞妥)互相比較,ClinicalTrials.gov編號爲 NCT04755283。結果發現其出血併發症大幅度減少,相當令人滿意並超出預期,遂根據數據監測委員會的建議,提前完成了此次的臨牀試驗,成果也已經發表在2025年1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
「阿貝西單抗」由瑞士諾華藥廠所擁有,是第XI凝血因子抑制劑,可與XI因子緊密結合,並阻止其活化。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凝血因子XI對於血栓形成至關重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止血卻並非那麼重要。當觀察患有遺傳性 XI因子缺乏症的患者時,除出現栓塞事件相對較少外,其自發性出血的發生率並沒有明顯增加。因此,科學家認爲XI凝血因子抑制劑,應該是可以將降低血栓形成與產生出血併發症兩件事適當區隔開來。
另外,「阿貝西單抗」具有雙重藥理作用機制,它還可以抑制已經被活化後的XI凝血因子──XIa。更加方便的是,靜脈注射「阿貝西單抗」後1小時內,就幾乎完全抑制凝血因子XI,並維持在接近最大值長達30天,所以只要1個月注射1次即可。
論文通訊作者,布萊根婦女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魯夫教授(Christian Ruff)表示,近期開發出的第XI凝血因子抑制劑,果然不負衆望,其卓越的安全性,讓患者和醫生們都感到相當滿意。一般而言,當使用抗凝血劑時,由於擔心發生出血事件,於是在用藥上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造成治療不足的缺憾。
此次的研究是迄今爲止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臨牀試驗,該研究團隊和全球95個研究單位合作(包含臺灣陽明交通大學、臺北榮總和臺中榮總等等),共招募了1287名參與者,平均年齡爲74歲,其中44%爲女性,追蹤期爲3個月。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三個組別,第一組爲每月1次注射150毫克「阿貝西單抗」(N=430),第二組爲每月注射1次90毫克「阿貝西單抗」(N=427),第三組爲控制組(N=430),使用現行標準劑量的「拜瑞妥」(每天1次 20 毫克)。結果顯示,與「拜瑞妥」組相比,第一組減少需要住院或就醫的出血事件達62%,第二組減少達69%,也就是150mg「阿貝西單抗」組的出血發生率爲每100人年3.2起,90mg組爲每100人年2.6起,而控制組爲每100人年8.4起。
此外,更令人滿意的是,兩種劑量的「阿貝西單抗」都幾乎100%消除了所有胃腸道出血事件,而胃腸道出血是目前使用抗凝血劑患者中最常見的出血類型。同時,中風發生率在各組之間沒有差異,顯示抗血栓療效維持良好穩定。
「阿貝西單抗」不僅在心房顫動患者身上表現突出,也在膝關節置換中,優異亮眼,與現行預防靜脈血栓的克立生注射劑(Enoxaparin)相比,注射單劑量150毫克「阿貝西單抗」可使靜脈血栓發生率再降低80%,且不會增加出血風險。目前研究小組正在進一步實施的3期臨牀試驗中,針對高風險、不適合使用現行抗凝血劑的心房顫動患者,給予150毫克劑量的「阿貝西單抗」或安慰劑,進行中風發生率和出血性事件的比較,希望能對這些原本無法用藥的病患,也能有所幫助,讓我們共同期望此藥正式上市的好消息。
(作者爲藥理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