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煙10月開賣「未禁加味煙」遭批 石崇良揭進度:修法後討論

▲衛福部長石崇良。(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國健署覈准美、日二家跨國菸草公司的加熱煙,最快10月11日可以公開上市販售,遭反煙團體怒批評,衛福部未公告禁止加味煙,讓加味加熱煙上市販售,讓「嚴格管制加熱煙」淪爲空談。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加味煙管理方式要採成分還是味道來判定,還在進行最後的評估;另一方面,近期還會針對電子煙管制提《菸害防制法》修法,接下來纔會進入加味煙討論。

臺灣拒菸聯盟今日舉辦記者會怒批,衛福部9月中旬及下旬接連宣佈美國、日本跨國菸草公司的加熱煙及必要組合元件(載具),分別於10月11日及10月19日後就可公開販售,包含兩大煙商所有申請的「加味」加熱煙。政府自己預估加熱煙上市販售後可增加20億元煙捐稅收,換算後顯示將新增超過14萬年輕人加入吸菸的行列。

臺灣拒菸聯盟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提出對年輕人七大有效菸害防制策略,第一項就是要「禁止加味煙品」,但衛福部在未公告禁止加味煙、臺灣禁止加味煙政策還掛零情況下就讓「加味加熱煙上市販售」,政府的急就章、未公佈配套作法,不僅讓「要嚴格管制加熱煙」恐淪爲空談,更是對年輕人健康再補一刀,要求儘速公告禁止加味煙品、下架加味加熱煙。

石崇良今日出席乳房醫學會媒體活動時受訪表示,《菸害防制法》規範是一開一禁,同意加熱煙,嚴禁電子煙,加熱煙視爲指定煙品,必須要經過健康風險評估,經過許可纔可以販售,跟一般煙品不一樣,目前核定的項目配合海關作業,業者10月下旬纔會陸續上市。

▲臺灣拒菸聯盟召開記者會質疑加熱煙販售在即,預估14萬青年淪陷,請問政府配套?(圖/記者洪巧藍攝)

石崇良指出,加味煙在世界上管理做法有所不同,一種是以味道來判斷,一種是要用成分來判斷,味道可能有主觀性問題,成分則牽涉檢驗能力,所以這兩個方式正在做最後評估,看哪個方式容易執行,此外,加味煙到底要先嚴禁哪一些?還是全部的加味煙都要禁?都會做討論。

石崇良也提到,衛福部近期會再提修正《菸害防制法》,因爲上次修的漏了一個,只罰使用電子煙,沒罰持有者,導致「拿着不吸就拿我沒辦法」,所以要先趕快補這個條文,修完之後, 就會進入到加味煙的討論。

國健署說明禁止加味菸草案研議與進度,已參考 美國、加拿大、歐盟管制經驗,並於 112年3月、113年8月兩度預告,累計 逾1.3萬則意見。因需搭配後市場監測與檢驗機制作爲執法依據,目前積極建置檢測方法與量能,預計115年完成相關配套辦法後公告,屆時所有煙品將一體適用,如有進一步進度將再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