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塞爆 恐引發醫護離職潮
護理人力不足,急診人滿爲患,壅塞狀況嚴重,待牀人數衆多,不少病人在急診觀察室裡等了三、五天,仍無法順利住院。記者林俊良/攝影
急診患者排牀約需要等多久?李智晃表示,需要住到加護病房的病人平均留在急診室三至五天,這是有可能的。急診壅塞的原因跟醫院可利用住院牀位不足、急診住院配牀比例失衡有關,而護理人力不足,病牀開不出來,也導致塞滿病患。
據統計,今年春節平均每天急診就診約三點七萬人次,高於去年同期二點七萬人,約一萬人之多,雖衛福部疾呼是流感、諾羅疫情一起發威及天冷加重效應造成急診壅塞,但李智晃強調,急診塞爆主因是「人力荒」,如果能留得住病房護理師,病牀數目就不會減少。
李智晃指出,護理師人力不足,造成病房關牀,人力缺口形成骨牌效應,必須改善整體制度。臺灣急診醫學會於廿二日晚間緊急發文「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警示是希望改善護理待遇,人留住了就能降低關牀牀數,急診病人就可以轉上去,緩解急診室人潮。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舉辦「健康臺灣全國護理健走日」活動,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臺北市有三點二萬名醫護人員,市府重視照顧病患的第一線醫療人員,聯醫全體員工全面加薪百分之三,所有聯醫人員獎勵金提撥比率從現行百分之八十提至百分之八十五,另外,上月已拍板,市屬聯合醫院系統衛生局年上繳統籌款從一億元降到五千萬元,盼從市立醫院做起,提供具競爭力的薪資制度,改善醫護人員勞動條件,讓護理人員感受工作價值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