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塞爆!醫護崩潰離職潮恐爆發 衛福部明開會急應對

臺灣急診醫學會發文示警,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示意圖,郭吉銓攝)

臺灣急診醫學會發文示警,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衛福部醫事司本月已兩度召開會議,明天(24)將再找各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開會,持續加強醫院區域聯防機制。

急診塞車情況未解,醫護快要吃不消。一名在臺北工作的陳姓急診醫師在社羣平臺上直說「打定主意要離職了。」近期急診根本就當病房在顧,一上班接了20、30牀,根本記不得誰是誰、只顧得好生命徵象,護理缺額急忙補上的人力容易醫囑出現執行錯誤,需要加護病房(ICU)的病人也滯留在急診,無法密集監控,

急診科醫師李智晃也在社羣平臺上吐露心聲,一上班就要接手超過40位住院待牀病人,加上全滿的急救室,就算通報滿牀,病人來我們也不能拒絕,幾乎永遠都是滿牀狀態;即使輕症都先不管,每8小時都還有25到30位檢傷一、二級病人。

李智晃提到,病人在急診觀察室等了3天、5天,家屬問「醫師,我們什麼時候會有牀」,自己只能苦笑回答「最希望你有病牀的就是我啊!」還要幫忙解釋「病房該給的治療我們都給囉!」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急診上演,但這是合理的嗎?需要住院的病人在急診待5天,跟在病房待5天,真的都是一樣的嗎?

衛福部醫事司本月上旬陸續已召開兩場會議,會中請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督導並強化急診壅塞醫院病牀調度機制,及請各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牀調度,協助病患下轉,並請基層醫療診所協助落實分級醫療。明天(24)將再次召開急診壅塞討論會議,邀集相關單位,據以瞭解前次開會決議策略落實程度,並同時持續加強醫院區域聯防機制。

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先前會議中有醫院提出,安寧等特殊病牀應開放收治一般病人,經與疾管署、健保署討論,預估此波急診壅塞情形至3月,因此決議放寬特殊病牀的限制,開放至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