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急診「爆炸」!醫護曝2原因 衛福部今3度開會

全臺醫院急診塞爆,不僅民衆等不到病牀,基層醫護也苦不堪言。(本報資料照,姚志平/攝)

全臺醫院急診塞爆,不僅民衆等不到病牀,基層醫護也苦不堪言。立委批評,衛福部稱壅塞爲常態,長期不正視、解決問題,纔會導致急診「爆炸」;醫護人員直言,根本原因是護理人員不足,以及分級醫療未落實,呼籲政府透過調整健保給付改善現況。衛福部醫事司今早11點,三度召集各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開會,預計下午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表示,急診壅塞是老問題,且今年特別嚴重,因爲供需失衡,受到各種疫情肆虐、天氣寒冷,患者需求增加,但醫護供給端卻大受打擊,全國都面臨護理師不足、病房關閉問題。

張志華指出,要解決急診壅塞,就要落實「分級醫療」,輕症不應該直接到醫學中心就診,且住院端也沒有落實垂直整合,導致嚴重者難上轉、輕症無法下轉。

他呼籲,健保「資源分配」是落實分級醫療的根本,民衆就醫沒門檻,當然會想選大醫院,雖然目前有收費差異化,但根本不痛不癢,建議政府應提高急救護理師薪資、改善整體制度。

立委陳昭姿表示,急診壅塞到連重症、需要緊急處理的患者都進不去,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因此承受巨大工作量和壓力,恐無法承受而出走,衛福部卻稱是「常態」、不覺得是個大問題。她強調,急診壅塞雖是長久存在的問題,但就是因爲政府一直沒有正視、解決,現在纔會「爆炸」。

衛福部長邱泰源昨日(23)指出,解決壅塞要透過3措施處理,包括調整急門診住牀比例,分給急診較多病牀、靈活增加急診醫護人力,以及請健保署研議如何調整給付,穩住急診人力。

對此,臺灣護理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批評,這三點無法解決問題,尤其「靈活增加急診醫護人力」,全臺已經沒有足夠急診醫護人力,還說要靈活運用,根本是「幹話」,呼籲衛福部正視護理人力不足問題,否則永遠解決不了病牀醫療照護問題。

據統計,去年12月有381人離職,今年初更有324人離開,而護理人力流失的根本原因,在於低薪資和惡劣勞動環境。陳玉鳳重申,政府應儘速將三班護病比入法、嚴格執行勞基法與職安法,提高健保護理給付,改善職場環境和勞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