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航空給乘客發過期食品,補償每人千元卻要求籤保密承諾書,千元究竟是補償還是封口費?
中國網財經2月25日訊 近日,吉祥航空“過期堅果”事件引發熱議。中國網財經記者瞭解到,在該事件中,過期堅果無可爭議,千元補償也算誠懇,但保密協議的存在卻讓此事變得有些“晦暗不明”,輿論亦對此爭論不休。
網友發文:飛機上吃到過期堅果 可獲千元補償卻需籤保密協議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其乘坐吉祥航空航班時,乘務人員給乘客發放的堅果包過期了10天。
此事被發現後,機組承諾支付1000元的補償,但要求籤署保密承諾書。該網友稱,機組人員要求必須簽署,不籤協議不讓旅客下飛機,其表示不要補償且需趕下一班飛機後,機組人員方讓其離開。
網曝未簽署的保密承諾書顯示,吉祥航空要求乘客在收到補償款之日起,對該事件的全部細節,如事件發生的經過、原因、與吉祥航空的溝通協商情況,以及補償款金額、支付方式和此次和解的所有相關信息嚴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不在公開網絡平臺、社交媒體、朋友圈、線下聚會等任何場合,提及與該事件及補償款有關的任何信息。
該網友稱,事件發生後,其向吉祥航空打電話投訴,被要求提供證件號,其不敢給就問能否匿名舉報,卻被告知不提供證件號不給處理。遂該網友將此事訴諸社交媒體。
吉祥航空迴應:已致歉並每人補償千元 未強制乘客簽署協議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今日吉祥航空相關負責人表態過期堅果情況確實存在,並回應稱,當班乘務組在航班飛行途中發現問題後,立即通過衛星電話向公司報告。爲彌補服務過失,公司迅速啓動應急處理機制。在航班抵達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旅客致歉,並提供1000元/人服務補償金。
針對此次事件,吉祥航空立即開展事件調查並視調查結果對責任人嚴肅問責。爲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公司重新梳理了外站回程航班堅果類的小零食配送流程,完善機上覈查機制,同時建立更完善的監督機制,確保同類問題不再發生。
同時該負責人表示,經調查,機組人員是在機艙門口向乘客發放補償金和保密協議,組織乘客登記領取信息,並無強制乘客的行爲,即便不籤協議也可以領到補償金。
協議簽署強制與否雙方各執一詞 千元是補償還是封口費?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對於是否強制簽署保密協議這一問題,網友發文稱“不籤協議不讓旅客下飛機”,網曝協議具體內容亦將補償款的支付、收款與吉祥航空保密訴求強關聯;吉祥航空相關負責人卻迴應稱並無強制,雙方表態分歧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據新民晚報報道,湖北熾升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興劍分析,航空公司給乘客發放過期食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航空公司本身就有向乘客賠償的義務,賠償標準是價款10倍的金額,金額不足1000元的,按照1000元賠償。“實際上,乘客即使不簽訂保密協議,也有獲得航空公司賠償的權益。”
換言之,從理論上來看,吉祥航空向乘客補償千元或屬理所應當,其並無強制乘客簽署保密協議的資格。若事實真如上述網友發文所言,公司此舉或已涉違規,且如此這般,本屬理所應當的“補償”便有了幾分“封口費”的意味,公司對此事的致歉也就欠缺了幾分誠懇。
實際上,吉祥航空擔憂“過期堅果”事件發酵而影響公司公衆形象也屬正常,但若因擔憂而急於遮掩事實,甚至動作變形則屬不應當。
就當前情況來看,吉祥航空準備了保密協議這一措施卻未能真正實現此事“保密”,同時讓未及時獲得補償的乘客得到保密承諾書紙質原件,卻未簽署保密承諾書,並錯失了其二次投訴解決問題的最後機會,反而助推了此事發酵,令公司公衆形象受到更多傷害。
對於吉祥航空此事的進展,中國網財經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