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吉祥航空各執一詞 航班延誤究竟該如何計算?

(原標題:乘客、吉祥航空各執一詞 航班延誤究竟該如何計算?)

近期,有媒體報道,一消費者訂於吉祥航空的航班原應於16:35起飛,實際登機推遲至16:30,起飛時間推遲25分鐘,直至17:00飛機才起飛。消費者的手機系統顯示航班“延誤”,吉祥航班以“出港撤輪擋時間晚於計劃出港時間未超過15分鐘”爲由拒絕消費者退票要求。

消費者與吉祥航空的主要矛盾在於,吉祥航空表示飛機滑出時間爲16:45,並未超限。消費者則認爲,飛機17:00起飛,超過計劃起飛時間15分鐘,屬於航班延誤,且吉祥航空聲稱的“滑出時間”是航司內部系統顯示,無法提供截圖。

隨後,《經濟參考報》記者以乘客的名義,諮詢春秋航空客服,飛機起飛延誤時間標準是什麼?客服表示是撤輪檔時間減去原來的計劃起飛時間。

記者查詢《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發現,“航班出港延誤”被定義爲航班實際出港撤輪擋時間晚於計劃出港時間超過15分鐘的情況。這實際上與客服回答記者問詢的起飛延誤標準相同。

記者又在中國民航局發佈的《2023年全國民航航班運行效率報告》上發現,其對於航班延誤的情況,分爲離港延誤、起飛延誤、到港延誤。其中,起飛延誤的描述是起飛延誤時間爲實際起飛時間晚於計劃離港時間與標準滑出時間之和的時間”。即起飛延誤時間=實際起飛時間-(計劃離港時間+標準滑出時間)。

記者又諮詢了一名業內人員,他表示飛機延誤是按實際起飛時間減去計劃起飛時間計算。

計算上的困難,也就導致在實際操作中,航班延誤引發的糾紛並不少見,截至3月15日,在黑貓投訴上搜索“航班延誤”得到12250條結果。其中,許多消費者遭遇了航班延誤拒賠,如有的消費者反映自己購買了聯程機票,第一程航班延誤5個小時導致錯過第二程航班,雖然有航班延誤取消證明,但是航司冷處理,不賠付也不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吉祥航空剛因其航班在飛行途中向乘客發放過期堅果零食包引發廣泛關注。

據吉祥航空發佈的2025年2月主要運營數據,公司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下降2.74%,其中國內航線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下降14.51%,國際航線增長46.13%;旅客週轉量同比下降4.83%,客座率爲85.53%,同比下降1.87%。2024年前三季度,吉祥航空實現收入174.92億元,歸母淨利潤12.71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習生徐佳楊、趙月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