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如何用數據“植樹造林”?探訪“會呼吸”的綠色工廠
(原標題:活力中國調研行|如何用數據“植樹造林”?探訪“會呼吸”的綠色工廠)
浙江在線8月9日訊(記者 戴凱霖)機械臂如舞者般精準律動,AGV物流機器人沿着光帶自如穿梭,屋頂光伏矩陣在陽光下泛着藍光,宛如一片“能量海洋”……走進位於溫州樂清的正泰智能化量測產業園,傳統工廠的轟鳴與煙塵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充滿科技感的綠色生產圖景。
8月8日,由中央及省級媒體記者組成的“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來到入選浙江正泰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正泰儀表”),看“未來工廠”如何以科技創新爲筆,綠色低碳爲墨,繪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共生的現代畫卷。
正泰新能電池組件廠 樂清宣傳部供圖
“我們正在用數據‘植樹造林’。”正泰儀表技術負責人指着一塊實時跳動着數據的電子屏介紹,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的“虛擬工廠”,每一度電的流向、每一塊物料的軌跡都被精確追蹤。“這套智能系統讓工廠生產效率提升158%,交付週期縮短55%,關鍵工序實現100%自動化。”
樂清灣畔,正泰智能化量測產業園正成爲“零碳園區”的標杆。1兆瓦光伏矩陣與1.25兆瓦儲能系統組成“綠電心臟”,配合智能微電網調度,實現能源“峰谷填平”。在這裡,陽光被儲存爲電能,數據流替代了碳足跡,連物流環節的AGV小車都採用節能路徑規劃——園區如同一座“會呼吸”的綠色生命體。
漫步園區,處處可見“綠色密碼”:20%的電力來自屋頂的3000塊光伏板,年減排二氧化碳相當於種植4.7萬棵樹木;儲能系統如同一個巨大的“綠色充電寶”,年調節電能可滿足1000戶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需求。更令人驚歎的是,企業自主研發的碳計量系統能實時覈算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碳排放,精確到每分鐘的碳排放因子。
在新能源展廳內,一款形似智能音箱的家庭能源管理終端吸引了記者注意。“它能讓普通家庭變身‘微型電廠’,把多餘的光伏電賣給電網。”工作人員演示時,終端屏幕上的綠色能量條隨着用電情況起伏跳動。目前,正泰的光儲防逆流電錶已守護全國超百萬戶家庭的綠色用電。
產品全生命週期碳足跡探索 記者 戴凱霖 攝
“這裡不僅是工廠,更是‘兩山’理念轉化的實驗室。”正泰儀表負責人表示。隨着虛擬電廠、碳交易等新模式的推進,園區正從“零碳園區”向“負碳園區”邁進。在“智能量測,碳索未來”的使命引領下,這座“會呼吸”的綠色工廠,正在書寫着生動的低碳註腳。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爲"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爲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爲"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標籤:零碳園區;樂清;綠色工廠責任編輯:馬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