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AI初創公司正在擁抱“996”
此前引發大規模討論的“996”工作制正在被美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擁抱。據報道,當前很多美國初創公司尤其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正在效仿中國的高強度工作制,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每週工作6天,也就是每週72小時的工作時間。
連續創業者阿德里安·金納斯利(Adrian Kinnersley)目前運營着一家招聘公司和一家僱傭合規創業公司,他表示,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正在全力推行“996”,這讓他感到驚訝。“這種做法變得越來越普遍,”他說,“我們有好幾個客戶,在面試前篩選應聘者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他們是否願意接受‘996’工作制。”
此前,在新冠疫情初期,美國圍繞勞工條件的討論主要聚焦於“職業倦怠”和“靈活工作方式”,即便在以“高壓快節奏”著稱的科技行業,公司也開始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現在“996”工作節奏的興趣又開始高漲,說明風向已經開始轉變。
Rilla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市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專注於AI驅動的現場銷售語音分析與培訓工具,通過“虛擬陪打”技術爲線下銷售行業提供智能輔導解決方案。這家公司目前有80位員工,幾乎所有人都遵循“996”的工作時長。
這家公司明確聲明員工每週工作需要超過70小時,並警告他們如果對工作安排感到不夠“興奮”和積極,就不要加入,辦公室每天提供早餐、午餐和晚餐,週六也並不例外。
人工智能物流初創公司Sotira的首席執行官阿姆裡塔·巴辛(Amrita Bhasin)表示,隨着公司的成長,灣區創業者普遍採用這種作息模式:“在創業的頭兩年,你多少得實行’996’工作制,”她說。儘管巴辛認爲這種高強度的工作負荷對於公司領導者而言是必須的,但她並不期望普通員工能夠跟上節奏。
《連線》雜誌在其報道中提及,從全球來看,擁抱“996”似乎呈上升趨勢。今年夏天,英國著名創業投資人、播客主持人哈里·斯特賓斯(Harry Stebbings)的一番言論引發了關於這一工作制是否會被廣泛接受的熱議。他表示,光是“996”都不夠了,真正有野心的初創公司可能還得更拼,才能跟得上競爭的節奏。“如果你想做一家市值一億美元的公司,每週工作五天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想做出一家千億美元的大公司,那就得一週七天都在工作。”
斯蒂賓斯表示,目前美國公司及其員工對996的熱情遠高於歐洲同行。“當你要求歐洲人週末工作時,他們會感到震驚,”他說。
阿德里安·金納斯利認爲,r儘管科技行業的一些員工確實不屬於加班工資保障範圍,但他看到有些公司連員工的基本用工身份都懶得正式劃分。“加州是AI發展的核心地帶,也是‘996’文化正在冒頭的地方,但它恰恰是全美勞動法最保護員工權益的州。”他說,“現在大家都在瘋狂衝刺AI產品,節奏幾近癲狂。很多年輕又聰明的技術人,太過投入,反而忽略了他們正在製造的風險,以及可能面臨的巨大法律責任。”儘管他對“996”持保留態度,但他並不認爲這種工作制度在美國會很快消失。“我剛註冊了一個新域名,叫 996careers.com。”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