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確認臺新金及臺新證評等 解除負向評等觀察狀態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已確認臺新金融控股(2887)(臺新金)及其子公司臺新綜合證券(臺新證)的評等,評等展望穩定;並已解除評等的負向評等觀察狀態。
該評等行動依據惠譽對該金融控股公司合併後的合併信用體質的評估結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已覈准臺新金與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888)(新光金,未受評)的合併案。合併後,臺新金爲存續公司,新光金爲消滅公司,合併後的公司更名爲臺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臺新新光金),並已訂定2025年7月24日爲合併基準日。
合併案影響中性:評等確認反映惠譽預期:臺新金的銀行子公司臺新國際商業銀行(臺新銀,BBB+/AA-(twn)/穩定/bbb+)將在合併後維持穩健的信用體質,亦考量新光金的主要營運子公司新光人壽保險(新光人壽,BBB-/A(twn)/正向)雖然較弱但持續改善的自身信用體質。
臺新金執行和治理的良好記錄將能支持合併所帶來擴大的市場地位,並支撐臺新金的評等。
合併信用體質:惠譽對臺新金合併信用體質的評估主要考量該公司兩項主要業務- 銀行及人壽保險的自身信用狀況。惠譽估計,合併後銀行及壽險子公司將分別佔集團合併資產約54%及43%,證券業務則約佔3%。臺新金擬在2026年第2季前完成銀行、人壽保險、證券及投信等子公司的合併。
由於臺新金將轉型爲着重於銀行及保險的金融控股公司,惠譽採用混合方法評估其評等。因此,在《銀行評等準則》及《國內評等準則》之外,以《保險評等準則》評估其壽險業務。
業務規模及市場地位擴大:惠譽預期,合併後臺新金將受惠於更加廣泛及多元化的國內業務版圖。以合併總資產計,臺新金將成爲臺灣第四大金融控股公司;以存款額計,其銀行子公司將成爲臺灣第六大銀行;以初年度保費計,其壽險子公司將成爲第三大壽險公司。惠譽預期,集團內部的跨售能力增強將提升其整體競爭力。
雙重槓桿比率仍較高:臺新金的評等亦考量預期金控公司的槓桿比率雖然將有所改善,但仍會維持在120%以上。鑑於臺新金將透過發行普通股及特別股以換股完成合並,惠譽預計,合併後臺新金的普通股權益雙重槓桿比率 (DLR) 將從2024年底的135%下降至約127%。法定DLR將特別股歸類爲權益,並將臺新金持有彰化銀行2.68%的股權歸類爲其他綜合損益投資;該比率將維持於115%以下,低於臺灣法定上限的125%。
政府對銀行支援意願提升:惠譽解除臺新銀政府支援評等 (GSR) 的正向評等觀察狀態,並將其評等從「bbb」調升至「bbb+」。評等調升反映出惠譽認爲,鑑於合併後其系統重要性提升,政府對臺新銀的支援意願將提高。惠譽估計,合併後臺新銀的存款市佔率將從截至2024年底的約4%上升至約6%。在高度分散的臺灣銀行系統中,存款市佔率的此等增加屬於顯著升幅。此次評等審查未考慮臺新銀的其他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