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稅夾擊 李長庚:壽險兩招抗風險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關稅議題爲短期挑戰,「對臺灣企業非常有信心」。圖/本報資料照片

李長庚談話重點

隨美國對各國關稅陸續出爐,市場高度關注對臺灣關稅的可能情境及對臺衝擊。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9日受訪表示,關稅議題雖爲短期挑戰,但臺灣企業的創新與適應能力強,「對臺灣企業非常有信心」;面對匯率波動,過去臺灣早已經歷過新臺幣升值到25元的階段,且匯率長期有中性迴歸的特性,壽險業也有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和主管機關的暫行措施可抵禦風險。

臺灣6月出口突破533億美元再創新高,市場擔憂美國新一輪關稅將影響下半年出口表現,或對臺美關稅談判不利。李長庚指出,關稅問題不是隻有臺灣獨自面對,而是所有對美出口國都要面對的課題,從川普第一任期開始,臺灣對美出口確實已大幅提升,若以臺灣GDP規模來對照,對美貿易順差規模在全球中也屬前段班,可能會帶來一些談判壓力,不過,美方壓力可能反映在要求臺灣擴大對美採購,或鼓勵部分臺廠赴美設廠。

關稅與匯率夾擊下,短期雖可能會對部分產業造成壓力,但中長期而言,許多臺灣企業反而會在該變局中找到新發展機會。

面對匯率升值議題,近期金管會開放壽險業可將特定保單釋出責任準備金計提轉入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上限爲40%,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說明,國泰人壽「幾乎」全部都會放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以因應市場風險,國壽較早採取傳統避險策略,且避險部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