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GB300量產 Rubin系列暖身

圖爲輝達。圖/美聯社

輝達Vera、Rubin晶片規格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28日公佈2026財年第二季財報,執行長黃仁勳表示,Blackwell系列全面展開出貨,GB300已進入全速量產,單季貢獻突破百億美元。供應鏈透露,新世代Vera Rubin系列也已在晶圓代工廠進行暖身,其中,Rubin GPU採用臺積電N3P製程打造,並以CoWoS-L先進封裝整合;Rubin Ultra則規劃導入方形載具,推動供應鏈積極投入CoPoS發展。

黃仁勳強調,AI驅動的新工業革命已全面展開,Blackwell平臺表現亮眼,GB300已進入全速量產階段,而Rubin平臺也依計劃推進。供應鏈指出,Rubin GPU有望提前至第四季量產,最快今年底即可進行封裝。

黃仁勳並證實,Rubin平臺包含6款全新晶片,全部已在臺積電完成流片(Tape-out),並進入晶圓製造。Rubin將成爲輝達第三代NVLink機架式AI超級電腦,預期供應鏈更趨成熟,具備全面規模化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Rubin GPU爲輝達首款採用Chiplet(小晶片)架構的產品,黃仁勳因此親自來臺盯緊進度。IC設計業者指出,Rubin GPU與I/O Die分別採用臺積電N3P與N5B製程,再搭配8顆12-Hi HBM4,以CoWoS-L封裝。由於其封裝面積達到傳統光罩尺寸的4倍,勢必消耗更多臺積電CoWoS產能。

與Rubin GPU相互搭配的Vera CPU,同樣是輝達首款採用Chiplet架構的Arm-based處理器,將採用N3P與N3B製程,並整合4顆LPDDR記憶體,以CoWoS-L進行封裝。

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吃緊,臺廠設備業者今、明兩年訂單滿手。法人點名弘塑、萬潤、均華等廠商將明顯受惠。設備業者透露,未來Rubin Ultra GPU封裝面積更大,將挑戰7.5至8倍光罩尺寸,業界正與大客戶合作開發310×310毫米的方形載具,以提升每片「晶方」的生產效率。

業者進一步指出,SoIC需求持續升溫,近期更呈現加速態勢。隨着HBM堆疊層數持續增加、產品尺寸愈來愈大,長遠可能邁向面板級封裝;不過玻璃基板仍處於研發階段,近期應僅是將晶圓由圓形轉爲方形,材質全面切換至玻璃則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