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北市府、新壽爭議懶人包 郝龍斌去年開第一槍點北士科圖利

▲輝達臺灣營運總部設在北士科卡關。(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輝達(NVIDIA)擬於北士科T17、T18基地設置海外總部,但北市府、輝達及新壽仍無法取得三方共識,過程曲折離奇。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今(14日)髮長文解釋當中轉折,包含輝達的北士科總部到底卡在哪?輝達爲什麼會被捲進這起土地爭議?爲什麼契約要這樣設計?北士科是否爲弊案?王表示,去年郝龍斌開第一槍,點名柯文哲在京華城案和北士科案,有圖利財團之疑。議會跨黨派專案小組結論該案招標放水,爲了招商成績放寬招標條件,導致規畫與需求完全脫節。而免除投資計劃書的要求,也是行政缺失。

王婉諭坦言,作爲科技人,當 NVIDIA 宣佈要在臺灣設立總部的那天,我其實是很振奮的。那不只是國際科技巨頭的投資,更象徵臺灣在AI時代的關鍵角色。但這數個月來,這起美事居然卡在最基本的「土地」問題上。而且,從今天李四川副市長的迴應看起來,雙方又回到了原點。

對於這塊地,怎麼會在新光人壽手裡?王婉諭表示,時間回到2021年的柯文哲政府,釋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土地,希望能吸引「生技醫療產業」進駐。但在兩次流標後,柯文哲市府決定取消產業限制,還調降權利金底價。最後,沒有生醫背景的新光人壽,在「免附投資計劃書」的條件下,以28億與16億的權利金得標,取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兩筆共4公頃的土地,設定地上權50年。

「設定地上權」部分,王婉諭解釋,就是政府保有土地所有權,但把使用權釋出,讓民間企業依照開發目標建設、經營並獲利。這是一種公私協力的機制,理想狀況下,能讓公有土地被活化、帶動地方發展。但三年多過去了,新光人壽什麼也沒蓋。沒有開發、沒有建設,只有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這不只是土地荒廢,更是公共利益被徹底荒廢。「設定地上權」的初衷,是讓土地發揮價值,而不是讓少數財團長期閒置、等着轉手套利。

至於北士科是否爲弊案?王婉諭表示,新光人壽取得這兩塊土地的過程,條件一路放寬,自然也引發了外界質疑,就連地檢署也介入偵辦。且大家可能已經忘記的是:這個案子,其實最初跟京華城案一樣,都是國民黨優先鎖定要攻擊的前朝個案。

王婉諭說明,早在2024年4月,郝龍斌就在廣播節目中,直接點名柯文哲在京華城案和北士科案,有圖利財團之疑。這第一槍開出之後,接着是國民黨團在議會的接連質詢。蔣萬安則表示,北市府發現本案會議紀錄造假,決定移送政風處調查。去年5月1日,臺北市議會罕見的由「跨黨派」成立北士科案專案小組。最終,專案小組作出結論:本案政策搖擺、招標放水,爲了招商成績放寬招標條件,導致規畫與需求完全脫節。而免除投資計劃書的要求,也是行政缺失。

至於「輝達」爲什麼會被捲進這起土地爭議?王婉諭表示,今年5月,輝達宣佈要在臺灣設立總部,看上了新光人壽手裡這塊地。根據媒體報導,輝達願意出107億元,取得新光持有的地上權,雙方也簽了合作意向書(MOU)。對新光人壽來說,這幾乎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完全沒動工,獲利卻能翻倍。對臺北市府,在藍白合之後,該案突然變得有些棘手,乾脆讓給輝達開發,既能創造產業環境,也能甩掉燙手山芋。

王婉諭直言,然而,關鍵問題是:根據契約,新光必須完成開發後才能轉移地上權。但是輝達希望能自己蓋,不願意讓新光代爲開發再轉手。所以一切纔會卡在這裡。

至於當初爲什麼契約要這樣設計?王婉諭表示,因爲這樣的制度設計,是爲了防止企業「什麼都不做就炒地皮」。「設定地上權」的目的,是讓民間投入開發、帶動地方發展,不是讓企業拿着公有地去賺轉手價。所以在開發完成前轉移地上權,必須經市府同意。因此北市府纔會以「避免圖利」爲由,拒絕了新光與輝達之間的移轉申請。

而市府能「強制解約、收回土地」?王婉諭指出,若要讓輝達順利落腳,又不圖利財團,北市府目前只剩下一條路:解除契約、收回土地,再以「專案設定地上權」交給輝達。但新光人壽顯然不願輕易放手。一開始,它就要求市府補償「損失的長期租金收益」,根據 MOU 推估,金額可能高達上百億。而市府提出的條件則是退還已繳的32億元,再加上約5至8億的賠償金。顯然雙方的落差極大。

王婉諭表示,市府爲了施壓,在連假期間提出,有鑑於「新光與臺新人壽」進行合併,若市府不同意新公司繼承契約,地上權就能失效。先不管法律上是否可行,現實是,一旦北市府強行解約,官司勢必要拖上好幾年。輝達不可能一直等下去。

王婉諭認爲,唯一可行的路,就是公開透明的三方協商。公開透明的三方協商,把條件、補償、程序攤在陽光下,公開的談清楚,就是現在的唯一解方。畢竟,臺北市民期待的,是輝達帶來的產業升級,不是新光人壽的地皮暴利。回到這起事件的本質,新光人壽能取得公有土地的地上權,目的從來都不是讓少數財團獲利,而是要促進公共資源開發。發展不該以犧牲公共利益爲代價,更不該讓「制度漏洞」成爲少數人的提款機。

王婉諭呼籲臺北市政府,在未來與新光、輝達的談判中,務必堅守「公共利益優先」的原則,讓整個過程公開、透明,讓人民能夠檢驗。支持輝達在臺灣紮根,也期盼這座總部能爲臺北帶來成長的動能。相信,在陽光下完成的協商,一定會讓這樁美事,成爲臺灣下一個產業升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