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院專家:肥胖是多種疾病的“源頭病” 雙靶減重藥物實現“雙管齊下”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實習生 假婷婷

當肥胖逐漸成爲健康“隱形殺手”,我國近7成成年人面臨中心性肥胖困擾。作爲誘發多種疾病的“源頭病”,肥胖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更對醫療體系形成巨大挑戰。隨着“健康體重管理行動”被納入“健康中國2030行動”,一場全民體重保衛戰已然打響。7月11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學科主任童南偉教授時瞭解到,創新雙靶點減重藥物的臨牀應用,正爲肥胖綜合治療開闢新路徑。

童南偉教授表示:“肥胖症作爲一種慢性複雜疾病,是諸多疾病的源頭,我們稱爲‘上游疾病’,因此加強預防至關重要,一旦發生則需積極干預。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羣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近70%,與西方國家水平相當。肥胖不僅嚴重威脅個人健康、加重個人醫療負擔,也對社會醫療資源造成巨大壓力。當前,我國肥胖人羣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且存在體重指數(BMI)與內臟脂肪堆積不一致的特徵,就是BMI達不到肥胖前期或者肥胖的診斷標準,但是達到了中心性肥胖的診斷標準。肥胖的嚴重程度應由其相關併發症或合併症的情況決定,而非僅憑BMI判定。”

在醫學領域,肥胖已被明確爲一種慢性、複發性、進行性但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其影響絕非僅僅停留在外觀層面。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至少一種合併症,約50%的超重成人以及超80%的肥胖成人受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困擾,沉重的健康負擔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更給國家醫療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今年4月,國家衛健委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納入“健康中國2030行動”,明確2030年遏制超重肥胖上升趨勢的目標。中華醫學會指南也推薦對合並症患者直接開展藥物治療。

據瞭解,近年來抗肥胖藥物除了具備降低體重的功能,在改善代謝或者改善心腦血管風險等方面都有效果。比如近日全球首個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開出成都首批處方。它創新性地以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和胰高血糖素受體爲雙重作用靶點,通過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來降低熱量攝入,同時促進肝臟脂肪分解、增強機體能量消耗,進而改善脂肪肝等代謝異常。這種雙靶點協同作用機制,不僅能實現更優的減重效果,還可直接針對肝臟脂肪代謝紊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