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AI、中醫三管齊下 「保衛心血」打擊心血管疾病!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於20日舉辦第三屆的「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健康講座。(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攝)

202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佔比高達57%!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爲讓民衆知曉更多心臟血管預防保健的知識,於20日舉辦第三屆「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健康講座,從AI精準醫療、中醫保健、心血管疾病預防等角度進行分享,盼能喚起大衆對心血管健康的關注。

板橋中興醫院總院長劉炳中分享,隨着時代進步,逐步推動科技、生技等產業發展,未來醫療產業也將因此受惠。不僅治療手法更加精準,還能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量身訂製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劉炳中舉例,近期板橋中興醫院與PHILIPS合作成立全臺第一座「AI高階影像中心」,將醫療設備、診斷方式結合AI,不僅讓傳統高階影像的檢查更加精細,甚至能在早期時就發現癌症病竈,大幅提高患者存活率。

劉炳中分享未來醫療設備、診斷方式結合AI,未來還能客制個人化治療方案。(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攝)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羅皓允則提到,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長期忽視可能導致心衰竭、發生缺血型腦中風,而這樣的病症初期幾乎無症狀,但死亡機率卻增加6成,所以心房顫動的治療是預防中風相當重要的一環。

羅皓允提醒,平常民衆可吃抗凝血劑的藥物預防,但對於不適合服用藥物的民衆來說,可透過微創手術「左心耳封堵術」預防中風的發生機率。他強調,未來臺灣2050年心房顫動率約上升至4%,年紀逐漸增長的民衆應更加註意身體健康。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洪晨昕則提醒民衆平時除個人保健外,也可透過中藥輔助調理身體,以保無虞。

民衆除了服藥預防中風外,也可選擇透過微創手術「左心耳封堵術」來預防中風的發生機率。(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