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基金廖慶陽:創新藥產業迎“Deepseek時刻”,全球化紅利加速釋放

在全球醫藥研發重心東移與國內支付改革深化的雙重驅動下,創新藥資產正成爲長期資金配置的核心標的之一。據2025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年會數據顯示,中國藥企口頭報告數量高達73項,這標誌着中國創新藥已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與此同時,萬得創新藥概念指數(0041049)近一年漲幅達65.68%,顯著跑贏滬深300的19.77%(數據來源wind,截止2025/7/23。指數歷史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不構成對相關基金未來業績表現的保證。),印證了市場對創新藥資產的迫切需求。

當國家政策推動近2萬億醫保資金“騰籠換鳥”,DRG例外支付機制爲臨牀急需創新藥開闢綠色通道,商保配套政策落地催生萬億級支付增量,國內創新藥的潛在市場空間預計將擴容5倍。對此,華富健康文娛基金經理廖慶陽指出:"三生製藥和輝瑞的60.5億美元合作刷新國產藥出海記錄,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科倫博泰ADC藥物海外授權首付3.5億美金,印證了國產創新藥進入國際化兌現階段。"據基金二季報,他管理的基金聚焦創新藥投資機會,今年以來回報達61.81%,大幅超越業績比較基準3.22%的收益。(業績經託管行復核、基準數據來源於wind,業績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50%,截止2025/7/22。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廖慶陽在最新一期的季報中表示,中期維度來看,國內創新藥出海仍在持續落地,積極臨牀數據不斷披露,他認爲創新藥產業以三年爲一個週期維度,板塊中期有望迎來震盪向上的行情,真正具有高臨牀價值的創新藥產品或將迎來新一輪投資機會。而長期來看,重點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技術創新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和設備;受益於處方外流的藥品零售和流通;受益於消費復甦的醫療服務和消費醫療;受益於工程師紅利、承接全球需求的醫藥製造和研發服務;受益於政策支持的傳統中藥、OTC和院內中藥,以及受益於工程師紅利、國產替代大潮的生命科學上游產業鏈等;同時,將繼續密切跟蹤新興醫療技術、AI+醫療與新藥研發、醫療大數據、細胞與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腦機接口等技術進步孕育的新的投資機會。

"當中國藥企每10億研發資金產出新藥數量趕超歐美和日本,而市值不足其1/5時,全球資金重估中國創新藥企業的浪潮已不可阻擋。"廖慶陽強調。未來隨着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生物醫藥技術的不斷突破,國產創新藥產業或將迎來醫藥領域的“Deepseek時刻”,有望打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注:文中所提產品及相關數據均來自公開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關於醫藥板塊和證券市場的論述僅爲本公司對當下證券市場與相關行業的研究觀點,基於市場環境的不確定和多變性,所涉觀點後續可能隨着市場發生調整或變化。本內容僅用於投資者溝通交流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投資的建議或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管理基金當下或未來的持倉,也不必然作爲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構成對投資者投資收益的承諾或保證。本文數據來自託管行復核、Wind與公開資料整理,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此類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人購買基金前,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投資人應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審慎參與基金/股市投資。華富健康文娛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爲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資比例爲基金資產的0%-95%,投資於本基金合同界定的健康文娛主題相關證券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基金投資收益將受到證券市場調整而發生波動,可能會發生本金虧損。有關本基金的具體風險,請詳見《招募說明書》相關章節。基金管理人對本基金的風險評級爲R3級,適合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爲C3級及以上投資者認購。廖慶陽,12年證券從業經驗,其中3年基金管理經驗。2020年9月加入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擔任華富健康文娛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2021.11.10起)的基金經理。華富健康文娛A(2015.8.4成立),業績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50%,過往業績回報/同期基準如下:2020年41.61%/15.58%,2021年-13.79%/-0.18%,2022年-17.73%/-9.43%,2023年6.18%/-3.88%,2024年-24.02%/11.94%;華富健康文娛C(2023.9.1成立),業績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50%,過往業績回報/同期基準如下:2023年截至當年年末成立未滿六個月不展示其業績,2024年-24.32%/11.93%。(以上數據來自基金定期報告)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