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到陸家嘴精選丨“賣美股、買歐股”的交易結束了?高盛、大摩齊聲唱多中國市場!首款AI設計藥5年內能上市?

①摩根大通:“賣美股、買歐股”的交易結束了!

摩根大通警告稱,歐股行情或已見頂,資金正在迴流美股市場。年初以來,歐洲股指大漲10.6%,而美股下跌1.9%。摩根大通分析師James Creager認爲,“做多歐洲”的投資策略可能已經結束。其理由包括:1)美股估值有所回落,尤其是美股七巨頭的估值相對“便宜”;2)美國科技股拋售減弱,歐股上漲動力減少;3)市場對“美國例外論”的定價極端情況已消退;4)CTA持有的美股空頭倉位與歐股多頭倉位價差達歷史最高水平;5)月末和季度末預計會有大量買入操作,特別是美國養老金基金的再平衡操作規模接近1000億美元,將對美股市場產生顯著推動作用。

星展銀行鄧志堅:截止上週,歐洲股市年初至今的資金淨流入合計210億美元,而之前3年全部爲資金流出,去年合計流出680億美元。所以很多投資者認爲資金從美股流入了歐洲。事實上美股年初至今資金淨流入達到1550億美元,相當於去年的30%。如果繼續按照這個速度流入,今年美股資金淨流入可能比去年多。當然,這只是短期內的流入狀況。美股年初至今的弱勢主要來自於特朗普政策和投資者獲利了結。歐洲也有自己的問題,只不過大家只是在趁低吸納,因爲歐盟可能會投入8000億歐元的國防開支,如果成功刺激經濟,投資歐洲可能是今年一個分散美國市場風險的重要操作。

東北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郭峰:A股韌性較強,可長期持續關注成長板塊。

②高盛、大摩齊聲唱多中國市場

近日,華爾街大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先後發聲,唱多中國市場。高盛預測中國股市有望迎來更多基於基本面的上漲,大摩年內第二次上調多個主要中國股指目標點位。高盛稱,基於對投資者的調研顯示,投資者鎮定對待關稅擔憂。認爲中國AI敘事被視爲遊戲規則改變者,預計將在十年內吸引超2000億美元資金流入。大摩認爲中國市場迎來三大堅實利好:1)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呈現三年半以來首次季度業績超預期;2)大摩將2025年和2026年MSCI中國的盈利增長預測分別從6%和9%調整至7%和9%;3)大摩預計,MSCI中國估值將會與MSCI新興市場看齊,消除長期存在的折價。大摩還調高了對2025年中國GDP增速的預期,並上調了人民幣匯率預期。

星展銀行鄧志堅:特朗普政府計劃於4月2日實施新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波動。但“對等關稅”針對的主要是歐洲、日本、印度等國家,對中國的影響不大。但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引發金融市場波動。儘管中國金融市場相對獨立,但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可能導致投資者情緒變化,影響中國股市和匯率市場。

東北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郭峰:中國資產重進行時,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配置仍在低位。

③美銀:半導體行業去庫存過程緩慢 主要廠商面臨庫存壓力

美國銀行研究稱,2024年第四季度,半導體行業的庫存天數呈現上升趨勢,但增幅小於2023年同期,表明行業去庫存進程正在緩慢而穩定地進行。前七大主要半導體廠商英特爾、德州儀器、英飛凌、意法半導體、高通、安森美、英偉達,約佔行業庫存60%(不含存儲器),庫存天數顯著高於歷史水平;德州儀器庫存天數較歷史中位數高出98天,安森美高出93天,而英偉達低於歷史中位數3天。七大廠商過去12個月(TTM)的自由現金流(FCF)利潤率同比下降260個基點,庫存天數同比增加超過5%。

星展銀行鄧志堅:去年第四季的庫存數據並未呈現DeepSeek發佈後的情況,不排除一季度的庫存可能更大。但經濟學中的傑文斯悖論闡釋了瓦特蒸汽機面世後,有學者認爲煤炭需求會減少,失業率會增加,但結果卻完全相反——新技術被廣泛應用後,煤的需求大幅提高,產能大幅擴張,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因此,科技進步不會減少市場需求。半導體庫存可能在短期內會增加,尤其是高端芯片,但企業將因爲新技術節省的開支投入到更多更強的科技研發,將創造出新的需求。

東北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郭峰:全球AI發展勢頭迅猛,半導體需求仍然強勁。頭部大廠增加資本開支,半導體去庫存緩慢只是短期現象。

④美銀預測首款AI設計藥5年內上市 AI生成的候選藥物將成未來核心競爭力

美國銀行稱,AI正在重塑藥物研發。傳統研發從分子發現到臨牀試驗平均需13年,耗資約26億美元,成功率極低,每1.25萬個候選藥物僅1個獲批。而AI可將臨牀前測試化合物數量從數百種降至10-15種,顯著縮短週期、降低成本。在藥理學預測、藥物相互作用識別等關鍵環節,AI可顯著提升效率和資產質量。目前,AI在化學性質預測方面已較成熟,但在複雜生物學系統建模上仍有提升空間。已有數十種AI參與研發的藥物進入臨牀試驗,部分進入後期。未來2年內,AI將加速靶點識別和藥物優化;5年內,首款完全由AI設計的藥物有望獲批。領先企業如Recursion Pharma、Schrodinger、Absci等,以及私營公司英矽智能、Insitro等,都在積極佈局AI藥物研發,AI生成的候選藥物將成爲未來核心競爭力。

星展銀行鄧志堅:醫療板塊值得期待的亮點之一就是AI植入。本來優質醫療企業的研發開支就很大,AI投入可能會大大增加成本,但DeepSeek把全球非科技企業的AI入場門檻降低了一半以上。這樣一來,醫療企業可以把在科技投入上節省的資金用於更多研發,同時研發的效率也提升了,使未來能夠有更多成功面世的臨牀新藥。

東北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郭峰:AI有望縮短創新藥研發週期,AI與醫療行業的聯動已經引起市場關注。

⑤摩根大通:銅和黃金前景樂觀!給予紫金礦業“超配”評級

特朗普據稱或在幾周內實施銅關稅,紐約銅價飆升至歷史新高。摩根大通預計銅需求今年將持續增長,儘管短期內可能因美國關稅政策等因素出現波動,但隨着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經濟刺激措施和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銅價將獲得長期支撐。同時預計金價今年將上漲至3100-3200美元/盎司。儘管銅價已接近歷史高位,但摩根大通給予紫金礦業“超配”評級。摩根大通認爲,黃金已成爲公司關鍵盈利驅動因素,根據小摩的估值模型,預計紫金礦業A股的目標價爲25元,較昨天收盤價仍有超過37%的上漲空間,預計公司在2025年和2026年的調整後每股收益將分別增長10%和13%。

星展銀行鄧志堅:黃金在去年四季度的工業需求大增7%,史上罕見。銅的需求增長被押注在科技應用的提升,尤其是對電動車銷量預期的提高上,而銅的預期產能增速或爲2.3%,未必能滿足需求。但要注意,全球經濟已經進入“軟着陸”,加大財政支出只是在提振經濟,是否有效有待觀察。作爲用途廣泛的基礎金屬來說,銅的需求缺口仍需更多數據來進行評估;但黃金是經濟不確定性中的避險工具,需求預期較爲確定。

東北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郭峰:進入A股年報披露期,有色等順週期行業業績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