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攸縣:打通基層民主“最後一公里”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投票確定本街道的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單位供圖
“項目普惠性如何?”“資金保障是否到位?”“關鍵看落實成效!”在湖南攸縣,首批街道居民議事會在聯星、江橋、譚橋、春聯四個街道成立,153名轄區居民獲聘成爲街道居民議事員,共票決出各街道辦事處8個民生實事項目。
針對“街道無本級人大代表、街道不召開人代會”的狀況,攸縣探索建立街道居民議事制度,出臺了《攸縣建立街道居民議事制度的指導意見》,通過構建“黨工委領導+人大工委主責+議事代表參與”的治理架構,進一步豐富協商民主形式,打通基層民主“最後一公里”。
“建設春聯街道中小生假日課堂,建設便民服務點完善配套設施……”在春聯街道居民議事會成立大會暨居民議事會第一次會議現場,議事代表劉新文隨身攜帶的本子記得密密麻麻。
“剛纔會上宣讀了街道辦事處、人大街道工委2025年上半年工作報告及2025年民生實事票決候選項目情況介紹,我都給記下來,回頭也跟左鄰右舍交代清楚,讓大家心裡有本明白賬。”劉新文說,“我還收集了一些羣衆的訴求,在這次會上反映看看怎麼解決。以往,街道的事務大多是相關部門轉達給我們,而這次,我們能夠有幸參加居民議事委員會,爲街道的建設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感覺真是太棒了!”
在聯星街道居民議事會成立大會暨居民議事會第一次會議現場,“想大事、議大事、定大事”的氛圍同樣熱烈。授聘儀式後,議事員們迅速進入角色。在充分審議候選項目後,議事員們慎重落筆,最終投票確定了本街道的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從醞釀、討論到票決,流程嚴謹規範,民意在會場內得到充分表達和凝聚。
聯星街道的李繼星議事員在會議結束後表示:“想不到通過街道居民議事會這個平臺,我們普通居民羣衆能夠詳細瞭解街道的各項工作情況了,還能夠票選街道的民生實事項目,這真是一個好制度、好平臺,今後自己也將積極履職、發揮作用。”
爲確保議事成果能夠“擲地有聲”,各街道人大工委將票決產生的民生實事列爲年度監督重點。通過組織代表和議事員聯合視察、專題聽取進展報告、開展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對民生實事的推進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問效,確保每一項民生實事都能按照計劃順利實施。
針對會議期間收集的意見建議,各街道均建立了“收集—審查—交辦—反饋—評價”閉環管理機制。明確承辦單位須在 3 個月內答覆,對於複雜事項,最遲不超過 6 個月。後續還將組織議事員對項目完成情況和意見辦理效果開展滿意度測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監督鏈條,確保民意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攸縣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覆蓋全縣街道的居民議事制度,是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舉措。它有效暢通了街道層級的民意表達渠道,讓最接地氣的‘金點子’能夠直達決策現場,真正實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此次各街道票決產生的8件民生實事項目、提出的56件建議,精準聚焦於羣衆普遍關切的農田水利、交通出行、環境整治、養老服務、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每一項都緊扣民生脈搏,迴應羣衆期盼。
目前,居民議事制度已在攸縣四個街道全面構建並開始高效運轉。這一制度創新既健全了人大履職平臺、延伸了人大監督觸角,也爲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監督搭建了新平臺。下一步,攸縣將充分發揮居民議事會“連心橋”作用,暢通民意反映渠道,匯聚民智民力,高效解決民生關切,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爲攸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何湘成 黃星 易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