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黨員帶頭破陋習 鄉村文明拂新風
在湖北通城縣,一場由黨員帶頭、羣衆參與的移風易俗實踐正悄然改變着鄉村面貌。從拆除“活人墓”到簡辦紅白喜事,從整治人居環境到破除陳規陋習,6000餘名黨員中心戶活躍在基層一線,以“頭雁效應”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爲鄉村振興注入文明新風。
“嫁女不是賣女!”5月,五里鎮尖山村黨支部書記王雙全將女婿送來的20萬元彩禮原路退回,即便被調侃“寒酸”也態度堅決。
在他的影響下,村裡高價彩禮現象銳減。治全村黨支部書記魏偉龍則從自家婚宴“開刀”:接親車隊從10輛減至6輛,取消高端菸酒,用簡樸儀式爲村民樹立標杆。
2025年,王雙全獲評“全省擔當作爲好支書”,成爲通城移風易俗的閃亮名片。
“我是黨員,肯定要聽黨指揮!”今年清明節期間,塘湖鎮龍印村81歲老黨員金明甫面對村幹部動員,毫不猶豫拆除了自家“活人墓”。
54年黨齡的他,不僅頂住親友勸阻的壓力,還化身政策“宣講員”,用“節約土地資源”“反對封建迷信”的樸實道理說服村民。
在他的帶動下,龍印村“活人墓”整治順利完成,節約土地30餘畝。
馬港鎮推壠社區的屋場會上,黨員帶頭清理“三堆兩垛”,帶動60餘名羣衆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四莊鄉大源村黨員用“清垃圾、少污染田地,可多打200斤糧”的實在話發動羣衆,參與率達95%。
通過“四清四整”專項行動,今年來全縣累計解決“垃圾圍村”等民生難題千餘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四莊鄉寺背村的蛻變是通城制度創新的縮影。該村通過“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等)劃定“行爲紅線”:宴席不超20桌、禮金限200元、喪事簡化爲2天3夜。紅白理事會全程監督,違規者公示曝光並扣積分。今年以來,村民年均人情支出從8000元降至3000元以下,婚喪花費減少60%,厚養薄葬、鄰里互助等蔚然成風。
至目前,通城黨員中心戶累計調解糾紛2千多起,解決訴求1千餘條,推動全縣拆除違規墳墓1200餘座,簡辦紅白事2300餘場。
文明新風吹拂下,通城正實現從“面子美”到“裡子靚”的跨越,爲鄉村振興提供了鮮活樣本。(劉建平 王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