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強基產業興 城口明通鎮繪就鄉村發展新畫卷
近年來,明通鎮圍繞“黨建強基、產業富民、治理增效”的主線,持續書寫“產業興、百姓富、治理優”的生動答卷。
黨建引領,築牢基層堡壘。明通鎮創新“黨建+四治融合”基層治理模式,構建具有明通特色的基層治理體系。通過選聘66名基層治理觀察員,發揮其人熟、地熟優勢,累計解決民生問題21項、化解矛盾糾紛34起。同時,以迭代升級“141”基層智治體系爲抓手,建立“鹽”之有理說事堂治理平臺,整合公安、司法等駐鎮單位力量,形成“觀察員制度+專業調解”協同機制,全年化解各類糾紛176起,高效辦結法院迴流案件28起。其中大塘社區作爲全縣首批基層治理觀察點,創新“黨建+觀察員+村規民約”治理模式,通過“三人鑼鼓”等特色宣教形式,有效提升村規民約知曉率和執行率。
產業振興,激活發展動能。明通鎮以“特色引領、集羣發展”爲主線,立足區位優勢,深挖資源稟賦,以發展設施農業爲載體,通過產業帶動集體發展,走出了一條“中藥材爲主、規模連片、整體推進、搶先上市”的農業發展之路。
一方面,該鎮統籌規劃各村建設,積極推行“合作社+基地+種植大戶”的發展模式。2024年有中藥材1200餘畝,其中木瓜800餘畝、木香及黨蔘等400餘畝。另一方面,引進市場主體,在金字山建立重樓種植基地,新發展重樓200畝;種植箭葉淫羊藿200畝,黃連150畝,打造了中藥材產業示範園。另外,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資金入股、國儲林、實施“五小”工程項目等實現收益108餘萬元,村均實現10萬元以上的收益,股均分紅100元,共計分紅73萬元,產業振興跑出“加速度”。
民生爲本,提升幸福指數。明通鎮嚴格落實鎮每月1次專題會議,鎮周例會制度,結合“141”工作體系,確保工作任務進跑道,每半月閉環覆盤回頭看;落實村級“周研判”,聯村領導、駐村工作人員常態化開好院壩會、社員會,宣傳政策,切實解決羣衆身邊急難愁盼。
明通鎮黨委書記林璨表示:“未來,明通鎮將強化“141”數字賦能,讓‘基層治理’變‘智慧治理’;聚力中藥材品牌培育,在鄉村振興賽道上持續‘比學趕超’;聚焦民生實事,繪就共同發展同心圓,爲城口高質量發展書寫明通篇章”。(何瓊、徐子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