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華:以移風易俗之筆 繪鄉村文明新畫卷

“我母親是上週去世的,因爲村裡紅白理事會有規定,只在家裡放了三天就入土爲安了,酒席按照規定不超過15桌,不僅喪事辦事流程簡化了,費用還降了一大半。”4月21日,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山寨村村民陳德新說道。

當繁文縟節被清風化雨,當陳規陋習被文明新風替代。這背後是江華積極響應時代發展號召,全力以赴破除陳舊弊病、精心培育嶄新風尚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江華以整治高價彩禮、不孝不尊、酗酒斗酒、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農村陳規陋習爲切入點,立足當地實際,結合鄉風民俗,打出了一套政策引領、宣傳助力、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移風易俗“組合拳”。

政策先行強部署,多方協同促落實。該縣堅持把倡導文明殯葬、抵制高額彩禮、培育文明鄉風作爲推進鄉村振興、賦能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和關鍵措施,相繼制定印發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整治農村陳規陋習推進相逢文明實施方案》《江華瑤族自治縣落實農村陳規陋習集中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統籌文明辦、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移風易俗正負面清單,表彰先進典型,懲戒制約反面典型。同時,立足村情民情,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規範運行紅白理事會等基層自治組織。全縣319個村均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等組織,實現了全覆蓋。通過開展“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移風易俗“十抵制 十提倡”等活動,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現象。

宣傳引導造氛圍,線上線下齊發力。該縣督促各鄉鎮緊盯“看地先生”“總體調”等重點人羣,通過召開座談會、培訓會等方式,教育引導其成爲移風易俗的帶頭踐行者、主動參與者、積極倡導者。設立鄉風文明宣傳欄、村規民約牆等宣傳陣地,建成殯葬場所文化長廊1處。在“江華融媒”等官方媒體積極轉發“湖南省殯葬改革政策”,從線下的實體宣傳到線上的媒體傳播,讓移風易俗理念搭乘多元宣傳的快車,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爲了羣衆日常生活的行爲準則。

開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激發農民羣衆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截至目前,全縣已創建全國文明村鎮5個、省級文明村鎮4個、市級文明村鎮45個。

豐富文化生活,滿足鄉村治理精神需求。一方面完善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完善建設鄉鎮文明實踐所16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319個,實現全覆蓋、標準化。利用文化陣地,組織村民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移風易俗等文明實踐活動,在春節、重陽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我們的節日”民俗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持續開展“送文化下鄉”“公益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動,豐富農民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全縣組織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惠民活動近400場次,服務總人次10萬人以上。送電影下鄉3540場,服務20餘萬人次。

一套組合拳讓一幅“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餘事不辦”的文明畫卷在江華大地徐徐展開。(許曉磊 楊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