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丨天津:從百年風華到科創未來

(原標題:何以中國丨天津:從百年風華到科創未來)

作者:郝悅

站在336.9米的“天津之心”高空觀光廳,俯瞰海河兩岸燈火璀璨的夜景;在五大道來一場Citywalk,瞭解名人故居背後的傳奇故事;走過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的七彩廊道,見證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的尖端科技……天津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以歷史底蘊和文化創意帶動文旅出圈,在這裡,傳統與現代碰撞、本土與全球交融,共同奏響新時代的津沽樂章。

在一波接一波的城市文旅熱背後,城市要想持續出圈,靠的不是對“走紅模式”的簡單複製,而是讓本土文化自然生長。五大道公園裸眼3D燈光秀,將天津的歷史故事、文化特色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呈現,吸引無數遊客駐足觀賞;民園廣場的改造更顯巧思,將老體育場變成“中西合璧的城市客廳”,成爲中西文化交融、獨具特色的城市休閒廣場;“天津之心”融合光電望遠鏡與智能互動導覽系統,爲遊客提供沉浸式觀景體驗,將城市脈絡盡收眼底。

文旅的魅力,在於讓遊客從旁觀者變爲參與者,讓城市之行不只是走馬觀花式地打卡,更是觸摸歷史脈絡的文化之旅。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不僅爲遊客帶來了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更提升了文旅產業的附加值,使天津文旅脫穎而出,成爲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科技創新。作爲天津市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天開高教科創園自2023年開園以來,新註冊企業突破3900家,盤活閒置載體超40萬平方米,與天津56所高校、29家全國重點實驗室、403家市級重點實驗室等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一組組數據不僅是發展成果的註腳,更彰顯了科創生態對城市資源的聚合力。針對高校科研成果轉換與科技企業發展的難題,天開園用政府服務效能爲創新加速,讓科技成果持續轉化爲城市發展的硬核實力。

在天津港,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不僅以自動化工藝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裝卸效率,更以“風光儲荷一體化”系統實現綠電100%自產自足,爲全球港口提供綠色低碳的範本。148條集裝箱航線通達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海鐵聯運班列將“京津冀製造”運往歐亞腹地……天津港這座當之無愧的國際航運樞紐,不僅對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發揮着輻射帶動作用,也爲進一步暢通天津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國際物流通道、爲區域經貿合作創造了更多可能。

這座城市的奇妙之處,在於它讓歷史的積澱成爲城市的底色,用勇於創新的精神爲城市描繪未來的輪廓。無論是文旅發展中科技與文化的交織,還是港口經濟裡智慧與開放的融合,都充分展示了天津在新時代的發展活力與無限潛力。

展望未來,天津以科技創新爲支點,撬動着經濟轉型升級,重塑着城市精神風貌。這裡既有“近代中國看天津”的歷史厚重,更有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方向,天津將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在傳統與創新的融合中探索推動經濟發展的更多可能,爲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寫下鮮活的一頁。(郝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