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丨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書寫“津”彩篇章
(原標題:何以中國丨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書寫“津”彩篇章)
渤海灣畔風帆勁,開放大潮涌津門。作爲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天津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擁抱世界,在深化改革中激發活力,在擴大開放中拓展空間,全力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對外開放新高地。
文明互鑑,繪就“各美其美”的東方新圖景。文明如水,滋養萬物,亦能匯聚磅礴力量。今日之天津,賡續歷史榮光,以深厚文化底蘊和開放城市品格,爲文明互鑑提供了絕佳舞臺。漫步古文化街,傳統風貌與現代氣息和諧交融;聆聽相聲與京韻大鼓,藝術魅力引發跨越國界的情感共鳴;品味津門美食,美食滋味成爲無言的交流使者。國際友人說,“我看到很多中國家長帶着孩子認真觀展的場景,讓我感受到了文化傳承的力量”“真正的文明對話是心靈的交流”……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天津正以生動的實踐,深刻踐行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東方智慧,構築起一座連通各國人民心靈的橋樑,爲世界多元文明百花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津門風景。
發展共享,鋪就“命運與共”的務實新通途。文明共識的涓滴細流,終將匯聚爲發展共贏的浩蕩江河。上合組織成立24年來,合作之樹根深葉茂,碩果盈枝。天津作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戰略支點,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正書寫着新時代絲路合作的精彩華章。2024年,天津海關共監管發運天津中歐(中亞)班列突破600列、搭載貨物6萬標箱,其中天津港直達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中亞班列,成爲貫通區域經貿往來的強勁動脈。上合組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23.1億千瓦,約佔全球總量的50%;新開發銀行在津投資的清潔能源項目惠及民生……從光伏板到智能生產線,從“鋼鐵駝隊”到“數字絲路”,天津正將文明共識轉化爲具體項目,讓發展紅利真正惠及各國人民。
青春同行,激發“美美與共”的未來新活力。文明交流的沃土裡,青春是最富活力的種子。開放包容的天津,正日益成爲青年交流融合、共同成長的熱土。在津求學的上合組織國家留學生規模已達1400餘人;天津在全球建設了26個魯班工坊,其中在上合組織國家建設了10個;文化論壇、青年交流營、職業技能大賽等平臺,爲各國青年提供了思想碰撞、技藝切磋、友誼深植的廣闊舞臺;哈薩克斯坦首家魯班工坊運行成效卓著,第二所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人才的工坊即將落成……蓬勃發展的“中文熱”,持續升溫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年輕一代成爲聯結上合組織國家人民情感的堅實紐帶,爲組織長遠發展注入不竭活力。
渤海灣的勁風,鼓盪着開放進取的風帆;津沽大地,澎湃着擁抱世界的潮聲。面向未來,天津必將以更堅實的擔當、更寬廣的胸懷,在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共同發展、深化文明交融互鑑的征程上,勇毅前行,譜寫新時代合作共贏的輝煌篇章。(甄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