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交鋒 黃國昌轟錯誤能源政策 吳亞昕提核廢風險

核三重啓公投第四場意見發表會昨登場,正方代表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右三)表示,臺灣已經淪爲「臺電跌倒,綠友友吃飽」,我國能源供給毫無韌性可言。記者林俊良/攝影

核三重啓公投八月廿三日投票,第四場意見發表會昨登場,正方代表民衆黨主席黃國昌表示,當前臺灣已經淪爲「臺電跌倒,綠友友吃飽」,我國能源供給毫無韌性可言。年僅廿歲的反方代表吳亞昕則說,核三廠有恆春斷層通過,在安全上有疑慮,加上核災風險、核廢料的處理無解,因此反對核三重啓。

黃國昌指出,前總統蔡英文提出「五三二能源轉型政策」,宣示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比率達到百分之廿,如今能源轉型早已大跳票大失敗,依照民進黨公佈的官方資料,即便二○二六年底都無法達成目標,目前臺灣的發電現況是火力全開,完全違背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

黃國昌說,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人民付出慘痛代價,臺電財務黑洞不斷擴大,電費過去三年調漲四次,用人民納稅錢撥補臺電三千億元,去年底虧損仍超過四千億元。

反方代表吳亞昕(右)說,核三廠有斷層通過,加上核災風險、核廢料處理無解,因此反對核三重啓。記者林俊良/攝影

吳亞昕質疑,黃國昌在二○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案時擔任反核代表,並表示追求非核家園是他不變的價值,雖然黃國昌強調時空不同,但核廢料的處理仍與二○一八年一樣,只能放核電廠內,也沒有最終處理場。要透過什麼程序核廢料、誰來承擔風險,這關乎社會正義,黃國昌因爲政治立場改變,核廢料風險就能夠被接受嗎?

黃國昌則說,過去他被日本福島核災的影像震撼,後來開始參與大規模反核電運動,世界各國核電復興的關鍵在於務實,他最近花費時間大量閱讀文獻資料,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如何處理核燃料棒。

黃國昌強調,核燃料棒並非現在纔出現的問題,全世界使用核電的國家也都要共同面臨,民進黨政府以此議題恐嚇臺灣人民,過去卻從來沒有檢討完全執政的怠惰。「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用放在你家裡」,在最終處置前可以安全地存放在覈電廠內,乾式貯存的存放年限至少四十年。

此外,民衆黨臺北市黨部昨與中華民國核能學會等舉辦「從核說起」展覽,與會的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敏表示,他發起「以核養綠」公投,獲得近六百萬選民支持,如果當年政府聽從公投結果,臺灣就會有六百億度核電,不需要購買這麼多天然氣與燃煤,也不必承受燃煤電廠造成的空污,呼籲民衆八二三投票支持核三重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