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批「能源政策錯誤」 經部回擊:非核期間供電穩定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公開批「錯誤政策讓能源變國安問題」,經濟部能源署今(13)日說明,發展綠能是順應世界趨勢,滿足國內產業綠電需求,而核三除役後的非核期間,再生能源佔1成且供電持續穩定,希望大家多支持國家能源政策,不要以錯誤數據誤導民衆。
經濟部發出新聞稿指出,2024年我國再生能源佔比就有12%,明顯高於李鴻源指稱的低碳電力僅4%,2025年6月無碳的再生能源發電佔比10.8%,歷經政府多年落實增氣減煤政策,燃煤發電降至38.3%,並未如李鴻源指稱的非核後低碳電力僅4%,燃煤佔比90%,發電是髒電等情事。
經濟部能源署也指出,面對國際供應鏈對綠能要求的剛性需求及國內半導體對RE100綠電要求,臺灣需要的是更多的綠電。透過二次能源轉型,拓展多元綠電來源,除了持續推動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等成熟綠能外,亦積極發展地熱、小水力等前瞻綠能及佈局氫/氨能等新興能源技術,滿足產業綠電需求並同時規劃新增基載電力,纔是目前最重要的國際發展趨勢。
能源署重申,我國重啓核電程序上有「兩個必須」,除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臺電也必須依照核安會訂定的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評估有無重啓安全條件、重啓的期程與成本效益;並秉持「核安無虞、核廢有解及社會共識」等三個原則來處理,且我國對於如SMR或核融合技術等新型核能技術持開放態度均不排斥,持續關注全球各項新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