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黨員共寫活力答卷
在林州市,每當夜幕降臨,“警察藍”與“志願紅”交織的身影便成爲守護城市安寧的獨特風景。他們穿行於臨街商鋪等重點場所,排查安全隱患、規範佔道經營,向羣衆宣傳防電信詐騙知識。這是“雙報到”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
2025年以來,林州市深入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機制,引導廣大黨員走出機關、沉入社區,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羣衆活動,把身份亮出來、把責任扛起來、把作用顯出來,爲基層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紅色動力”。
“雙報到”築基:身份轉換激活力
“我在司法所工作過,鄰里矛盾可以找我。”“我上大學時輔修了心理學,心理健康諮詢可以找我,幫我登記一下。”在林州市各個社區,這樣主動亮身份、領任務的聲音此起彼伏。
爲紮實推進此項工作,林州市專門印發工作指導手冊,促進單位與社區精準對接。林州市委書記和市長帶頭深入社區報到認崗。在他們的示範引領下,該市77家單位黨組織的5584名在職黨員,結合自身專長和職業特點,到社區自主認領服務崗位,簽署服務承諾書。
從機關大院到居民小院,會議室裡的政策宣講者成了小區裡調解矛盾的和事佬,專注案頭的審批能手變身爲樓院的一線監督員。林州市司法局在職黨員王雨微說:“在單位,我的精力主要用在本職業務方面,下沉社區後,才真切體會到黨員二字的分量。”
爲確保工作抓細落實,振林街道閆家臺社區通過科學分組設崗、建立在職黨員微信羣,引導在職黨員融入基層治理,形成了“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的良好局面。
“雙服務”賦能:供需對接聚民心
盛夏時節,開元街道倉口社區組織人員爲老人進行健康篩查時,一位居民感嘆地說:“這屋裡要是有個空調就好了!”倉口社區聯動“雙報到”單位捐贈閒置空調,一名在職黨員主動捐獻出自家的空調。空調安裝到位後,居民連聲稱讚:“以前夏天熱得難受,現在舒服多了!”
這一及時響應是依託“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羣衆評單”機制實現的。該機制已延伸至社區治理的多領域:安全響應方面,常青社區在職黨員巡邏時發現井蓋隱患並及時消除;矛盾調解方面,閆家臺社區依託“黨員調解專家庫”化解居民的養犬噪聲糾紛;文化建設方面,林州市委老幹部局主動對接開元社區,捐贈青少年及老年讀物助力文化陣地升級。
阜民社區聯合“雙報到”單位林州市委組織部建立“12345工作法”:通過建強“一個堡壘”、抓好“兩支隊伍”、開展“三個活動”、組織“四次義診”、做實“五件實事”,實現了服務效能與羣衆滿意度的“雙提升”。截至目前,“12345工作法”已覆蓋全市45個社區,累計組織活動410場次,動員黨員參與活動2612人次,排查並調解矛盾糾紛42起,辦理民生實事51件。
“雙報告”增效:制度閉環提實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每天在微信羣發佈任務單,引入‘首單響應制’,黨員按序接單開展工作,社區黨組織全程記錄服務情況,提高服務精準度與響應效率。”閆家臺社區黨支部書記韓曉靜介紹。
建立日常記錄、年終評價、結果運用的閉環機制。每到年底,社區黨組織依據服務記錄對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年度效能評估表,經街道黨工委審覈後報林州市委組織部審定。單位黨組織同步填報社區黨組織年度效能評估表並上報林州市委組織部。
林州市委組織部統籌評估,分別對單位黨組織、社區黨組織評定“好、中、差”等次,對在職黨員評定“優秀、合格、不合格”等次。對獲評“好”等次的單位黨組織、社區黨組織和“優秀”等次的在職黨員,全市推廣其先進經驗;對獲評“差”等次的單位黨組織、社區黨組織和“不合格”等次的在職黨員,在全市範圍內通報批評。
如今,越來越多的黨員將社區視爲家庭,把居民當作家人,以實幹詮釋初心、用服務溫暖民心,讓社區洋溢溫情,羣衆樂享幸福。(來源:林州市委宣傳部 作者劉劍昆 郭榮 侯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