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工會:奮力書寫穩就業的“工會答卷”

就業,一頭連着千家萬戶,一頭連着經濟大局。

2025年,陝西工會認真落實全總和省委、省政府穩就業工作要求,在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平等就業、提高勞動者就業技能等方面主動作爲,奮力書寫穩就業的“工會答卷”。

4月25日,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春送崗位”就業服務月活動期間,陝西工會舉辦就業服務活動570場,服務25萬人次,爲2萬人提供就業技能培訓。

全省一體促就業 合力下好一盤棋

3月6日,2025年陝西工會“春送崗位”就業服務月活動啓動儀式暨專場招聘會在西安舉行。活動以“春送崗位幫就業助企惠民促發展”爲主題,現場188家企業提供8000餘個就業崗位,涵蓋軍工、電子、材料等20餘個行業,並首次設立零工服務專區,提供保潔、理貨員、騎手等12類500餘個靈活就業崗位。

自此,爲期一個多月的“春送崗位”就業服務月活動拉開帷幕。

爲促進求職者和好崗位雙向奔赴,寶雞市總工會採用“現場招聘+線上雲招聘會+入企探崗”形式,組織75場次招聘活動,服務5.5萬人次。其中,岐山、鳳縣、隴縣、麟遊縣總工會跨地區組織勞務輸出1375餘人。

咸陽市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33場次,就業服務2.1萬人次。咸陽市總工會開展線上直播活動,500家企業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

渭南市總工會舉辦招聘會55場次,提供招聘崗位8000多個,就業服務1.3萬人次。其中,與市人社局聯合舉辦的民營企業專場招聘會,參會企業84家,提供就業崗位2534個;與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8家單位聯合舉辦的校園招聘會,參會企業300多家,2000餘人進場應聘。

延安市舉辦招聘會16場,就業服務16048人次,簽訂勞動合同3588人,其中服務就業困難人員1542人次。

商洛市總工會聯合市人社局等舉辦招聘會140場次,其中平臺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招聘會29場次,跨地區組織勞務輸出8500餘人。

漢中市舉辦招聘會39場,就業服務29185人次。

活動期間,各級工會按照省總工會要求,“現場招聘+直播帶崗+網絡招聘+技能培訓+就業指導+政策諮詢”六大服務方式同發力,1個省級主會場與11個市級分會場共聯動,全區域、全鏈條下好就業服務一盤棋。

線上線下齊發力 打好就業組合拳

西安市總工會啓動工會主席勞模工匠送崗活動,組織市總工會班子成員、區總工會主席攜手10名勞模工匠、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走進企業崗位一線、做客西安廣播電視臺直播間,先後對50家優質企業2118個就業崗位重點推介,首場直播送崗收到簡歷和達成意向237人,8場直播活動累計觀看總數479萬餘人次,亮出了“工會幫就業”服務品牌的靚麗名片。

這是陝西工會線上線下齊發力開展就業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

陝西工會“春送崗位”就業服務月活動啓動儀式暨專場招聘會上,入場求職人數1.2萬人,現場面試6019人次,達成初步意向1841人次,實現現場簽約77人。現場還設置了“企業招聘洽談、特色功能服務、就業技能提升、求職登記互動”四大區域,爲求職者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省級產業工會主席、全國勞模走進招聘會現場,通過直播形式帶領求職者“雲遊”展位,全方位瞭解企業和崗位信息。

與此同時,在陝西省總工會雲人才平臺啓動專場網絡招聘會,各市(區)總工會、各省級產業工會組織用工企業免費註冊使用網上招聘平臺,累計邀請註冊用工企業2291家、提供就業崗位100399個,瀏覽量167542人次、入場人數31020人,投遞簡歷16280份、面試14944人次、初步達成意向10624人次。

強化培訓提效能 織牢就業服務網

陝西工會聚焦困難職工家庭待就業成員、轉崗待崗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靈活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羣體,在心理服務、困難幫扶、技能培訓等方面開展精準幫扶,不斷完善就業服務機制,拓展就業服務內容,促進高質量就業。

4月21日,陝西職工幫扶服務中心、陝西工運學院承辦的第一期困難職工家庭待就業成員就業技能提升培訓班開班,面向在檔(全國級、省級)困難職工家庭待就業成員招收學員。培訓結束後,由省總工會委託人力資源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對接當地用工企業,爲有就業意願的學員提供精準就業指導。榆林市總工會在“春風行動”暨“互聯網+AI”現場招聘會現場設立諮詢處,提供社保政策宣傳、簡歷“診斷”等服務。同時,推出AI智慧就業專區,通過智能匹配、在線求職等方式,幫助求職者高效就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和穩定就業”“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針對部分新業態企業在招聘時亮出優厚的條件,但在籤合同時履行不到位的情況,寶雞市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組織律師,對多家企業進行勞動用工監督指導,重點督導求職者關注的就業歧視、盲盒崗位、虛假信息、口頭合同等問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關口前置”。

就業服務月已結束,但穩就業服務沒有終點。下一步,省總工會將繼續開展“民營企業服務月”“工會幫就業”“勞模送崗”等專項活動,持續做好常態化就業招聘服務、困難羣體就業幫扶、技能培訓等就業服務工作。

(陝西工人報全媒體記者 張代棣)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