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狂飆背後也有南京身影
(來源:南京晨報)
轉自:南京晨報
8月27日,寒武紀(688256.SH)持續走強,盤中拉漲近10%,最高股價達到1464.98元/股,一度超越貴州茅臺(600519.SH),成爲“新股王”。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後,反映出國內人工智能產業正加速採用國產AI芯片,逐步替代英偉達等海外產品。
人工智能產業迎重磅利好
截至當日收盤,寒武紀股價回落至1372.10元/股,漲幅爲3.24%,市值爲5740.2億元;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爲1448元/股,下跌2.27%,市值爲1.82萬億。
8月20日,寒武紀站上千元關口,目前已連續5個交易日維持千元高位。這5個交易日,寒武紀的股價也接連創出新高,累計漲幅爲42.29%,佔8月份以來漲幅的近半。8月1日至8月26日,寒武紀累計上漲87.32%。
8月26日晚間,寒武紀發佈2025年中報,上半年營業收入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82%;淨利潤10.38億元,實現扭虧爲盈。該公司在2024年四季度首次實現單季盈利,並在2025年一季度延續業績漲勢。
同日,人工智能產業迎重磅利好。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其中提到,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顯增強,人工智能開放合作體系不斷完善。
人才沃土:
南京對寒武紀形成強大吸引力
寒武紀於2020年在南京麒麟科創園設立區域總部,2021年成立寒武紀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獨立開展車載自動駕駛芯片業務。
同時寒武紀和麒麟科創園合作建設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算力最強的全國產化智算中心。這個計算中心由7280塊搭載國產芯片的AI加速卡提供智能算力,採用全國產化硬件和軟件體系,目前算力達到每秒90億億次(十六進制)。
今年2月,南京麒麟科創園傳出好消息,南京智算中心攜手寒武紀等用國產芯片、國產算力設備運行大模型DeepSeek並賦能零售業務場景,標誌着國產芯片與AI大模型的協同適配取得實質性進展,助力構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術生態。
“我家客廳面積40平方米,想買一臺噪聲小、節能、美觀的空調,求推薦。”打開某企業客戶端,搜索“易問”進入“搜索助手”,僅需數秒,空調品牌、能效等級、價格等信息便彈出屏幕,幫助消費者快速選購心儀產品。
DeepSeek發佈後,南京智算中心加班加點,不僅讓國產算力加速適配DeepSeek,還將其與零售場景融合,大大提升了企業供應鏈物流決策分析、內容營銷和智能客服導購等場景應用能力。
南京智算中心運營公司(中科逆熵)運營總監洪晨曦介紹,國產化適配後的DeepSeek模型與某企業的靈思大模型深度協作,基於企業平臺零售場景,打造的“搜索助手”實現了零售場景的智能化轉型,是全國產芯DeepSeek吸引上下游企業合作、完善產業鏈生態的創新舉措。
南京智能計算中心搶佔先機上線全國產芯DeepSeek,其運行的硬件環境搭載在智算中心的國產智算卡上。“上線以來非常火,每天都有上萬次的訪問量,”洪晨曦說,全國產芯DeepSeek與各類應用場景都可以適配,可賦能軟件設計、在線零售等各類行業場景。
展望未來:
AI賽道未來如何演繹
“寒武紀上漲背後有多重因素在驅動。”有機構人士認爲,首要推動力來自AI、半導體等“硬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其次是個股基本面顯著改善,寒武紀在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大增至11.11億元,首次實現單季盈利3.55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82%,淨利潤爲10.38億元,同比扭虧。寒武紀作爲國產AI芯片龍頭,技術迭代與產品落地能力獲市場認可,吸引大量資金流入。
算力和AI板塊近期領漲,相關賽道是否過度擁擠?
多位機構人士認爲,算力和AI板塊領漲是政策、技術與需求共振的結果,其長期投資價值仍存,但短期需警惕估值泡沫與資金博弈風險。
“目前算力產業鏈發展處於良性向上的階段,但交易端需要注意快速上漲後的波動率放大風險,需謹慎操作。”一位投資機構人士認爲,AI投資範式已從單純的硬件堆疊升級到“模型升級—需求爆發—數據反哺—模型再升級”的新維度。本輪行情在底層邏輯、資金結構和市場定位上不同於以往,如業績持續兌現,高估值有望被高增長消化。
下一階段AI投資重心或轉向何處?宏利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孟傑認爲,AI投資重心會圍繞業績兌現和競爭格局兩個核心:不管是國產還是海外算力,建議重點關注訂單穩定、技術壁壘高、能實實在在把業績做出來的標的,應遠離純粹的概念炒作。
綜合 南京發佈 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