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等近10家公司發聲:關稅政策影響有限
近日,受到美國關稅加徵政策以及後續可能再次加徵關稅的消息影響,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4月9日盤後,近10家上市公司發佈自願性披露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對公司影響的公告,其中多家公司均表示,關稅政策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
出口美國營收佔比較低
寒武紀(688256.SH)稱,本次加徵關稅,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寒武紀表示,其收入主要來自境內客戶,境外收入佔比較低,2023年及2024年公司境外客戶收入佔比均未超過1%。2022年12月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以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爲由將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採購美系相關產品和技術進行了限制。
騰達科技(001379.SZ)稱,本次關稅政策調整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有限且可控。公司主營產品爲不鏽鋼緊固件,近三年直接出口美國市場的產品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約爲1%,佔比極低,且公司出口業務的貿易方式大多采用FOB,即貨物從生產所在國的港口離港後的相關運費、保費及關稅均由客戶承擔。同時,公司近三年未從美國進口任何物資(如設備、原料、輔料等)。
江豐電子(300666.SZ)表示,公司採購的主要原材料爲各種高純度的金屬材料,公司作爲國內電子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通過多年佈局已實現原材料採購的國內化、產業鏈的本土化,構建了安全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因此,本次關稅政策對公司現有采購業務的影響較小。2024年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約爲1.19%,佔比較低。因此,本次關稅政策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較小。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經營正常,各項業務穩步推進,未受到顯著影響。
強邦新材(001279.SZ)表示,公司目前無直接對美客戶業務,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歐洲、東亞、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調整對公司出口業務暫無直接影響。
遠東股份(600869.SH)表示,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大力發展設備/材料國產化替代,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年收入佔比不到1%,本次加徵關稅對公司影響較小。
通過海外生產基地規避
鼎勝新材(603876.SH)稱,一方面,公司在中國工廠生產出口至美國的鋁箔較少,且公司不承擔關稅,因此對公司暫無重大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公司在泰國及歐洲生產出口至美國的鋁箔已被明確列入本次“對等關稅”的豁免範圍,不會受到此次“對等關稅”的影響。
協創數據(300857.SZ)稱,2024年度公司直接出口至美國的業務佔整體營收比例約爲2%,公司出口至美國的業務主要採取FOB的貿易模式(即“裝運港船上交貨”),此種貿易模式下由客戶承擔貨物裝運上船後的運費並自行清關支付關稅。此外,公司目前出口至美國貨物亦通過公司的菲律賓工廠、美國工廠等海外工廠進行交付。未來也會持續通過美國工廠產能擴充以貫徹公司國際化戰略。因此從業務佔比、貿易模式及交付渠道等多方面綜合衡量,公司基本不受本次關稅政策調整影響。
光弘科技(300735.SZ)稱,本輪美國加徵關稅對公司的整體運營暫無影響。光弘科技從三方面解釋,一是公司國內工廠生產的產品主要提供給國內的客戶,由客戶實現終端銷售。因此,美國的關稅政策對國內工廠無影響。二是公司印度和孟加拉工廠生產的產品均提供給當地客戶,產品由客戶在當地實現終端銷售。因此,美國的關稅政策對印度、孟加拉工廠無影響。三是公司越南工廠生產的產品部分銷往美國,但越南工廠採取EXW(工廠交貨)貿易方式,公司不承擔關稅。由於產品有較高的技術門檻,生產線一旦形成並不容易轉移,目前客戶沒有轉移訂單的打算。目前越南工廠生產量維持飽滿的狀態。因此,美國的關稅政策對越南工廠暫無影響。
王子新材(002735.SZ)則表示,美國關稅政策調整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構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薄膜電容、軍工電子、塑料包裝業務,根據內部數據初步測算,2024年公司對美銷售營業額佔比約爲6%。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