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涼傷脾胃?吃瓜羣衆看過來

西瓜可以說是貫穿夏秋的美味水果。即便已經立秋,守着空調吃西瓜的也大有人在。但你知道嗎?那口甜到心坎的瓜,可能暗藏“甜蜜刺客”。有人吃完化身“噴射戰士”、有人血糖“坐過山車”、有人越吃越“上火”……今天醫生就帶您科學吃瓜,讓美味和健康兼得!

西瓜的高甜預警

食用過多增加代謝負擔西瓜中的甜味主要來源於果糖。雖然果糖在代謝過程中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但攝入過多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併產生大量尿酸。長期過量攝入果糖可能會增加患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風險。

引起血糖飆升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數(GI值)約爲72,屬於中高GI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或者有血糖控制需求人羣,過甜的西瓜可能會使血糖快速升高,不利於血糖的穩定控制。

甜≠營養價值高西瓜的營養價值不僅取決於甜度,還與其水分、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關。所以,西瓜雖好吃,但也不能“猛炫”。以免吃瓜變成一種“甜蜜的負擔”。

不同人羣按量吃瓜

普通人羣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成年人每天水果攝入量應控制在200-350克(約1-2小碗切塊水果)。由於西瓜水分含量高(約90%),可以適當放寬至300-500克(約2-3片普通大小的西瓜)。

此外,過量食用西瓜可能會佔據胃部空間,導致其他食物的攝入量減少,從而影響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的攝入,造成營養不均衡。

減重人羣每100克西瓜的熱量大約在27大卡左右,但一不小心就可能吃掉大半個——接近500克。按照8%含糖量計算,這就相當於攝入了約40克的糖分,熱量則相當於一小碗米飯。因此,控制瓜量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在100-150g/日,分次吃,檢測血糖。可以選擇在兩餐之間食用,避免血糖波動過大。如果血糖控制不穩定,還是放下手中的西瓜吧。

腎功能不全患者需限鉀,建議<100g/日。西瓜每100g約含鉀元素112mg,過量食用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或出現排鉀困難,從而導致水腫或血鉀升高。

孕婦和兒童可正常食用,但避免冷藏後食用,以防胃腸刺激。

保護腸胃安全吃瓜

西瓜屬於寒性食物,脾胃虛寒、中焦寒溼者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陰虛火旺者過量吃瓜,可能會導致尿液排出過多容易造成津液丟失,甚至出現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

此外,切開後的西瓜儘快放在低溫下保存,且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

同時,儘量避免在空腹時大量食用西瓜,也不要和其他冷飲同吃。以免對胃腸道造成刺激,最好在餐後或兩餐之間食用。除了瓜肉,西瓜皮去除最外面的深綠色部分後剩下的稱爲“西瓜翠衣”,用其煎水代茶飲,可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口舌生瘡、咽乾口燥等。

文/李丹豔(北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