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渲染大陸攻臺 究竟對誰有利?(劉性仁)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向他承諾不會在他任內對臺動手。此話一出,引發外界熱議。(新華社)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向他承諾「不會在他任內對臺動手」。此話一出,引發外界熱議;川普總統說出此話,顯然是有盤算,然而,大陸當局也並沒有公開否認駁斥,顯然習近平主席確實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大陸領導班子必然是經過全盤性整體思考,盱衡中國大陸發展的實際情況;同時考量大陸目前所處的國際環境,經過理性思考所得出的結論。

畢竟中共對臺動武是非常重大的決策,且無法回覆,中共當局必須要有相當的把握,否則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也會影響中國大陸未來自身發展,因此習近平的承諾是可信的,且合乎邏輯的;而川普的議論,自然也是很合理的結果。

中國駐美大使館迴應,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政府應該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重處理涉臺問題,並切實維護中美關係與臺海和平穩定。」由此可以看出大陸當局對臺灣問題的重視。

然而,困惑的是,渲染中共武力犯臺,究竟對誰有利?到底是存何居心?首先,臺獨勢力要完成臺獨的目標,必須要有正當性及論述力,因此自然必須要強化臺獨是因爲中共武力犯臺所逼出來的;臺獨勢力一方面渲染中共威脅可強化「臺灣主權保衛者」的形象,也有利於鞏固票源與爭取國際支持。另一方面渲染中共武力犯臺有助於推動臺灣全民國防、義務役延長、軍事改革等政策,許多掮客更能從中牟取利益。但我們也必須警示,若玩過頭了,也會引起臺灣社會恐慌、人才外流、投資信心不足等負面效果。

其次,炒作中共攻臺,對反華勢力和綠媒的利益不可謂之不大,因爲中共必須是威脅,才需要討伐,習近平必須是侵略主義及霸權主義,才能堂而皇之公開反對;對特定媒體來說,「中國攻臺」既容易吸引眼球,又能帶來點閱率與觀衆,何樂而不爲?炒作中共攻臺議題,許多特定智庫在「中國威脅」的研究上可獲取來自政府、軍方或企業的資助。

再者,對於軍火商和軍工業者來說,只有中國抱持攻臺的意願及行動,才能渲染臺海緊張既能推動對臺、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地的軍售,又能渲染中國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有利於形成更大的國際抗中聯盟,進而鞏固美國印太戰略。

另外,對美國國內來說,就某些美國政客或黨派來說,強硬對中有助於選舉動員,最希望中共攻臺者,一方面中共攻臺可以轉移中共內政不修的議題,中共可能透過強調統一來凝聚國內民意,特別是在經濟不佳、內部問題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渲染習近平攻臺是這些合理化自身說法的想像,畢竟軍事威脅臺灣有時能成爲一種外部轉移焦點的手段。

總之,我們是否真實的認識習近平或中共政權?談統一併不是要採取武統,和統的代價低效率高;反制臺獨有許多做法,攻臺也不是主要優先選項;倘若中共真正發動戰爭或讓國際對中國預期會攻臺,對中共並不有利,自身也將付出高昂代價,例如經濟制裁、外交孤立、軍事對抗風險。因此,「渲染」這件事是否由中方主動發起,要看具體語境,有時可能並非北京主導,而是反華勢力刻意渲染。

總體來說,川普總統拋出此話題,提供我們思考的空間,習近平等領導的中共當局是否爲好戰份子?從利益的角度來看,軍事工業複合體及某些政治勢力及美中對抗格局下之國際戰略調整,都是攻臺下的受益者,我們更擔心的是,區域緊張局勢升溫、增加誤判風險,對真正的臺灣、中國大陸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民衆來說,都是不利的。

我們不要讓意識形態的偏見成爲誤判局勢的原因,只要中共武力犯臺對臺灣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好處,不只人命傷亡難以估計、基礎建設受損難以恢復、經濟崩盤難以遏止、戰爭會對臺灣造成毀滅性打擊及破壞,臺灣社會秩序瓦解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兩岸一旦兵戎相見,就是勝敗攤牌的時刻,臺灣更會冒失去民主制度、生活方式與國際空間的可能。

因此,渲染中共武力犯臺,心態可議,中共犯臺,幾乎對所有民衆都是災難,長遠來看不利於任何一方。短期可能對某些國家或產業帶來「戰爭紅利」,但整體而言,全球穩定、經濟發展與人類安全都會遭到嚴重破壞與損害。無論川普放話或是習近平的承諾是真是假,大家都應當有正確的認識,更不要抱持僥倖的心態偷渡臺獨或掀起兩岸對立,否則任何的承諾都有可能被打破。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