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大陸九三閱兵的多方意義淺析(劉性仁)
九三閱兵是一個紀念活動,故邀請一些國家領導人或要角參加,九三閱兵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大陸當局爲了鼓舞士氣與民氣,爲了自勉並非爲了打仗,警示預防與嚇阻的意味濃厚。圖爲九三閱兵參演戰旗方隊擎旗手排練正面。(新華社)
大陸將在9月3日北京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活動,陸方除邀請各國領袖外,也邀請包括臺灣民衆在內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臺灣方面嚴正表示,國民黨曾任政務官的人,去九三閱兵都會有風險,指標性人物,例如馬英九、洪秀柱等若出席將依法查辦。賴政府透過各種方式警示告誡,誠然十分嚴肅看待大陸九三閱兵;賴政府並對退將、藝人及具指標性人物撂下狠話,足見九三閱兵對賴政府來說具有相當的針對性,賴政府必定認爲九三閱兵是衝着臺灣及民主陣營而來,因此纔會不斷三令五申,不贊成臺灣民衆參加;同時抗戰是針對日本侵略主義,這也與賴政府普遍親日的立場有所扞格,因此賴政府強化敵我意識,介意九三閱兵,完全可以理解。
大陸當局對賴政府的三令五申,顯然不以爲然,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抗戰勝利是全民族的勝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重要組成部分。爲了民族解放、臺灣光復,打敗日本法西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爲此付出巨大犧牲、作出重要貢獻。臺灣各界代表人士來京參加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是秉持民族大義的體現,是堅持正義良知的體現,堂堂正正,無可非議,有利於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共同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朱鳳蓮強調,民進黨當局對此如臨大敵,百般阻撓、威脅恐嚇,完全喪失民族立場,背棄正義和良知,嚴重違背兩岸同胞意願,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充分暴露其臺獨本性,卑鄙齷齪,令人不齒。對於民進黨當局個別人公開叫囂,甘當臺獨打手、幫兇,大陸將依法追責,堅決打擊。
那麼,九三閱兵的意涵爲何?值得深思。事實上,九三閱兵是一個紀念活動,故邀請一些國家領導人或要角參加,九三閱兵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大陸當局爲了鼓舞士氣與民氣,爲了自勉並非爲了打仗,若是爲戰爭做準備,應當是無聲無息,低調秘密,好讓敵人來個措手不及,怎麼反而高調慶祝,這與川普爆料習近平任內不戰爭的說法不謀而合,因此九三閱兵反而是凸顯不打仗,警示預防與嚇阻的意味濃厚。
大陸官媒《日月譚天》評論指出,賴清德的阻撓反映其「三怕」。第一,賴清德怕「臺獨史觀」被戳穿。賴一再淡化日本侵略與抗戰勝利,甚至在8月15日發文以「終戰」取代「抗戰」,引來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批評「讓人憤怒」!並強調臺灣光復是二戰勝利成果,不容抹滅。也有評論指出,大陸紀念活動將凸顯臺灣光復80週年的歷史事實,「互不隸屬」的謬論不攻自破。
第二,賴清德怕臺灣民衆參加大陸紀念活動後激發民族自豪感,使「臺獨」敘事徹底破功。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直言,賴清德是要切斷民族記憶、砍斷自己的根。媒體評論更指出,臺灣民衆與各界在北京共同緬懷抗戰精神,正是對歷史正義的傳承。輿論認爲,民進黨「大罷免大失敗」,已顯示賴的「抗中保臺」路線受到否定,賴擔憂紀念活動會進一步催化臺灣民衆的民族認同。
第三,賴清德怕「以武謀獨」的論調淪爲笑話。專家指出,臺灣民衆最關心的就是九三閱兵的盛況,這也是賴最害怕的地方。大陸官方主流的評論直言,大陸軍力發展神速,連國際軍事迷都翹首以盼。大陸輿論認爲,兩岸若能在抗戰記憶中展現更多同胞情感,和平就更有保障。因此兩岸對於九三閱兵的理解竟然有南轅北轍認知的差異,這實在值得深思,畢竟雙方所處的立場不同,自然會有利用自己之合理化論述。
從臺灣角度來看,有鑑於當前兩岸局勢對立,中共當局利用九三閱兵舞臺運用話語權,試圖顛覆國際間所認知的歷史,抹滅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貢獻,藉由主導歷史闡釋及強調作用,創造以中共所定義的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主權概念。九三閱兵等於消滅中華民國,因此不得不消除其威脅,提前做好準備;但大陸當局詮釋顯然與民進黨的看法背道而馳,閱兵是紀念與惕勵自己,宣傳意義重於實質意義,中國大陸對日本就算再有不滿,也不會以非和平方式處理,畢竟所要考慮的面向是多方面的;若閱兵變成實質軍事活動無異是助長中國威脅論擴散,也不符中美間所存在的默契,更加不符合大陸當局的國家利益。
總之,大陸九三閱兵具有深層政治、軍事、外交與歷史象徵意義。除了強化中共正統性與民族領導地位、凝聚民族認同與愛國情懷及內部維穩與權力鞏固等政治意義;也有對外威懾與戰略傳遞、軍隊整頓成果展示及展示軍力、提升軍威等軍事意義;更有對抗西方歷史敘事及展現國際影響力等外交意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透過閱兵與紀念活動,將抗戰勝利定位爲民族歷史的重要節點,並納入主流教育、媒體與文化建構之歷史文化意義。
針對九三閱兵,我們應當要以平常心看待,每個國家都有閱兵的行爲,端看閱兵所要表達的意義,大陸九三閱兵是針對帝國侵略主義、臺獨主義及違背歷史真相的虛僞主義,大家都不必對號入座,賴政府全力反制,莫非自己就是臺獨主義?大陸反日本帝國侵略及竄改歷史真相,也不是全盤反日,畢竟中日之間還是邦交國,因此外界不應誤讀誤判。
九三閱兵是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宣傳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待九三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因此,要理解九三閱兵就應當從各種視角來分析閱兵,九三閱兵確實具有對內、對外及對臺灣的之目的與意涵,值得全方位來看待;另外九三閱兵所展現新式軍事武器與科技技術等無人機等,也將是九三閱兵的另一看點。
我們也可以從九三閱兵中的武器技術進行分析,並與歷年國慶閱兵進行對照比較;並注意國際媒體與鄰國對閱兵的反應,如此纔算是全面看待大陸九三閱兵,而非單一泛化看待九三閱兵。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