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川習通話爲何沒提臺灣(劉性仁)

中美元首19日進行「川習通話」,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取得許多議題進度,將與習近平在10月APEC高峰會見面。圖爲2017年11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川普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新華社)

大國溝通必定有其原因及利益所在,討論任何議題都有其戰略目標、日前美國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熱線通話,談TikTok是重點,但筆者關心的是臺灣,爲何沒在會議聲明上提及臺灣?值得深究。

衆所周知自美國AIT及國務院相繼提出及背書檯灣地位未定論後,此舉引發大陸強烈反彈,但大國之間不因衝突而停止談判及熱線對話,中美雙方除了達成將在韓國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碰面外,川普並表示2026年初要訪問中國。此外,川普與習近平都強調雙邊關係的重要性,表達貿易合作意願,但是卻沒有談到臺灣問題,或至少沒在雙方的會後聲明上提及臺灣,這到底代表甚麼意思值得玩味。

首先,臺灣問題重要嗎?無疑地,臺灣議題是中美對話的主軸也是主要的衝突點,美國不會放棄拿臺灣議題作爲與中國大陸談判的籌碼,而中國大陸更不會放棄對臺主權,對於臺美合作仍舊是強力反對,反對外力介入臺灣議題,反對臺灣對美軍購。

其次,川普強調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完成了一次非常富有成效的通話,在許多重要議題上取得進展,包括貿易、芬太尼、推動俄烏戰爭儘快結束,以及批准(approval)TikTok交易。這些議題都相當重要,顯然中美對這些議題幾乎有較高程度的共識,因此展現出具體的溝通成效。

然而臺灣問題恐怕中美分歧巨大,一旦觸及,恐怕不只大亂兩國對話氛圍,更突顯中美兩國的歧異,無助於其他議題的對話溝通,因此,沒有觸及臺灣議題是刻意爲之,希望不要打亂中美對話的氛圍。畢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中國政府尊重企業意願,樂見企業在符合市場規則基礎上做好商業談判,達成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利益平衡的解決方案。而美國兩黨議員均支持TikTok美國業務必須分拆,並交由美國企業和財團管理,否則TikTok就必須在美國熄燈。美國川普亦認爲,TikTok在大選期間成功幫助他拉攏年輕選民,因此四度延長應用程式下架期限。如今的下架期限,已經延後到12月16日。無論如何,川普與習近平兩人都對這次的熱線溝通談話表達出積極正面並有建設性的態度,同時習近平表達出有信心雙方可繼續妥善處理兩國關係中的突出問題,爭取實現雙贏的結果,這樣的態度不提臺灣問題也就不足爲奇。

但是習近平也表達出美方應避免採取單方面貿易限制措施,防止衝擊雙方在多輪磋商取得的成果,他期望,此次通話能爲「下一階段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提供戰略指導」,顯然這是中方的期盼希望川普能夠停止對中政策釋放矛盾訊號,像是關稅議題及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等。

或許美中領導人各有盤算及考量,但在臺灣議題上雙方都相當的剋制及理性,美方深知其對臺立場將左右訪華成敗的關鍵;中方也十分清楚美方是有底線有邊界的與臺合作。對於美方川普交易性格也有清楚的認識,美方重視利益交換,連外交政策也不例外,那麼中國就與美方交換,企圖達成雙贏的結果。而美方也三不五時限縮對臺灣的援助及立場,保持局面成爲可控制的情況,那麼可想而知環太平洋軍演,臺灣會扮演甚麼角色。

總之,縱使美中雙方在臺灣海峽的軍事對峙並未因此減弱,臺灣議題雖敏感,但在這次美中領導人通話中卻刻意淡化或未被突出,足見雙方有默契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職是之故,美方與中方都在聲明中形容通話是「務實、積極、建設性」,因爲一來臺灣議題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議題之一。美國若公開強調臺灣議題,必定會引起中方強烈反應,不僅使外交關係更緊張,想藉通話強調一些經濟或貿易議題會失焦及破局,因此在此次熱線中暫時迴避最爲敏感的臺灣議題;二來美國過去一向在臺灣議題常採戰略模糊的立場:既不承諾臺灣獨立,也不排除一些支持臺灣自我防衛的行動。在公開場合淡化提臺灣,有助於維持這種戰略模糊。三來美國政府在面對中國大陸,無論是爲了貿易、科技競爭,或其他全球性議題,都可能希望先把比較容易談及達成共識的議題處理好,以建立氣氛及信任基礎。若此次公開熱線提及臺灣,將模糊及危害其他雙方有共同或可達成合作的問題上,並非明智之舉。四來美國國內因素,川普或許未與國內外交、安全等部門就如何表述臺灣議題達成一致性看法,故乾脆避免提或淡化臺灣議題。

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川習通話中沒提臺灣不表示私下沒提,或者川普與習近平彼此之間有共識,求同存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公開爭議。川習雙方都知道臺灣議題的複雜性及衝突性,畢竟中國大陸在對外政策上已經多次強調,無論外交部或國臺辦都明確表示臺灣是其核心利益,中方當然會在川習通話前透過外交管道達成事前溝通,雙方或許會要求不要在公開文稿中強調或提及某些敏感議題,臺灣議題自然屬於敏感議題之列。無論怎麼看,美中之間有太多的議題必須處理,美中要對話的議題實在超出想像的多,川習通話爲何沒提臺灣?想來必有原因,各取所需,臺灣賴政府應當別誤判情勢,更不要在此時機添亂,否則可想而知受傷的絕對是臺灣自己。(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